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

ID:40348873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1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_第1页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_第2页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_第3页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案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吉日嘎郎吐镇中心校罗云丽一、千克的认识1.刚才我们称出一包砂糖的质量是多少啊?(500克)那两包呢?(1000克)用手掂一掂,1000克已经比较重了,如果称再重一些的物体用天平合适吗?那怎么办?(选用其他的秤)2.介绍弹簧秤的用法3.指导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的苹果,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体,想一想,哪些物体的质量也是1千克?二、探究进率教学1.我们把1000克的两包砂糖和1千克的鸡蛋分别放到天平的两边,观察指针怎样了?说明了什么?(1000克的砂糖和1千克的鸡蛋一样重)2.由此可知:1000克=1千克3.分小组对带来的物体先估一估,然

2、后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并完成表格。物品名称估计的重量称出的重量三、应用拓展1.练习十八第四题: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梨约重150()一个南瓜约重4()一个排球约重450()一包方便面约重100()2..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更重些?为什么?、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秤称出课前那两个外形相似的梨和苹果分别重多少?比较出哪个更重一些。3.课后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重量是1克或1千克,先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称一称,并把结果跟你的同学或好朋友交流交流。《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吉日嘎郎吐镇中心校罗

3、云丽《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教学内容。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接触有关的质量单位,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单凭老师的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设计本堂课时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性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取“克”、“千克”的真实经验和感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句话说得好“备课是预设,上课是生成,反思是升华”。就我执教的《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反思如下:本堂课我比较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

4、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景化。为此,我在新课导入时,就从无法用手掂出两个物体的重量,需要用秤来称,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认识,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丰富的现实背景。二、加强实践、注重体验动手实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先估一估、掂一掂,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去称一称,最后找一

5、找,使其亲身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拉近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使其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了鲜明的表象。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当学生对1克、1千克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又安排小组合作,先估后称并记录,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同伴的合作中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获得真实的体验。同时,又安排找“1克、1千克”的活动加深对克与千克的认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和想象周围的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