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ID:40314126

大小:18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31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1页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2页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3页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4页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秀文档,精彩无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实例——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模式初探作者:邹晓辉qhkjy@yahoo.com.cn86-756-5505041摘要:文中通过随机而典型的几个实例,探讨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进一步涉及人际乃至人机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的协同智能原理应用以及对多科知识的产学研用算一体化管理。为深入探讨预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如何借国际互联网与前沿科学创新者良性互动,进而,为实施步步有成就感的学习和创造,准备标准化与个性化兼容的双语工具和知识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大学生(自然人)优势互补、优化互动的时代条件,

2、在高效完成日常课业的同时及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双语工具、知识平台、协同智能、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1.引言2005-7-29钱学森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2005年7月29日上午“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这也正是中国本土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图林奖”等国际顶尖一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大成果的一个关键原因。拿众所周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这些国

3、民感到十分自豪的事情来说,虽然它们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但是,它们毕竟还主要是技术进步而非科学原理上的突破,况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一段距离。因此,2006-11-27温总理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才会说“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2006年11月27日“温家宝: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四)为此“前沿科学PotentialScience潜科学(前沿科学学术期刊)OriginalMagazine

4、2006第62期”主编(笔者)就“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和“温家宝: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曾点评如下:“钱学森坦诚建言温家宝语重心长——贯穿两篇文章的一个重要话题”(总理)问(各位校长、教育专家):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专家)答(笔者代钱老整理):1、“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2、(我国重点大学应具有各自)“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如何探寻“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笔者认为:应当从科学前沿的探索者们实际成长的历程中去发掘提炼。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次组织“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抓住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入口

5、,即: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着手。为此,笔者特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介绍给与会的学者和领导,希望有抛砖引玉之功效。2.如何培养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根据国际著名认知科学专家的研究和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探索的惯例以及第一流学者们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历程,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连续不多于十年,间断多于十年)可走到学术前沿,少数佼佼者还可走到学术最前端。换句话说,这十年三个台阶是成为大师级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除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还有机遇(与人和、地利、天时等有关)和天赋(与个人的经历、阅历、爱好、特长、个性等有关)乃至灵感等。从科学前沿探

6、索者们的成长历程来看,到第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或得到第一流大师的耳濡目染甚至必要的提携扶持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这毕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有的条件。如今我国暂时还没有一所大学称得上是国际第一流21世纪之初,清华大学校长说:我们与国际第一流的大学之间还相差二三十年的距离。优质文档,精彩无限!优秀文档,精彩无限!,在此情况之下,虽然外籍第一流科学家被请到国内来交流或帮扶,但这样做只是一种过渡,也有许多不足或遗憾,一则时过境迁(多数年岁过高),二则缺乏氛围(脱离创新团队),三则国情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差异),即使有这些第一流科学家帮助,短期内国内仍然“‘冒’不出杰

7、出人才”。由此可见,内因是关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让我想到了斯坦福高级咨询专家给朱镕基主持的技术引进课题作报告时所指出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中的国家引进技术为什么会大部分失败的原因有三个,1、双方的创新人才未能对接,2、引进方缺乏支持双方创新人才对接的环境或配套机制,致使稀缺的创新人才如同处于沙漠中的水滴,3、在引进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时引进方过于注重前者——就是过于注重物质载体而忽视信息本体,不理解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也普遍存在。无怪乎,钱老说“这是很大的问题”,温总理说“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实际上

8、,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很好的惯例,这就是学术前沿的独立探索者,时常会到各有关大学和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