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ID:40286460

大小:8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0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_第1页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_第2页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_第3页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_第4页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来国小教学单元活动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萬來國小教學單元活動設計課程領域國語單元/課名第六課山裡山外教材來源康軒版五下第六課教學時間本單元教學共需五節200分鐘設計者周淑靜教學學校萬來國小班別五年四班教材及相關能力分析教材內容屬性1、文體類型:詩歌體。2、主題類型:欣賞角度。3、題材類型:詩歌。4、主要語料:(1)生字:嶺、側、峰、廬、姿、隱、敏、銳、謐、邃、略。(2)新詞:眺望、山嶺、側成峰、廬山、姿態、隱含、哲理、敏銳、讚嘆、靜謐、文風不動、體悟、沉靜、深邃、領略。置身、一番、情趣、風格。◎成語:文風不動(3)句型─…而且…雖然…但是……只要…就能……(4)句類─

2、陳述句:本課多為陳述句疑問句─「廬山真正的形貌是怎樣的呢?」內容知識結構概念群組1.課文形式結構知識:a.段落(1)自然段落(文章本身形式上的分段):六段。(2)概念段落(意義段落、內容段落):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第一首詩:金波寫的山;第二段是第二首詩:蘇軾的題西林壁。第三段是課文中賞析的部分。b.篇章結構:完整型-首:兩首詩(金波:山;蘇軾:題西林壁);中:(3,4,5段):賞析兩首詩尾:總結兩首詩比較。2.課文內容結構知識a.題材概念知識:(1)題材類型:詩歌。(2)取材重點:舉兩首詩歌來表現『看山』,主要是欣賞角度的不同對看

3、山的影響,且古今相較,多了一份品味文學之美。b.主題概念知識:第一段:眺望遠山,走進深山。第二段: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三段:從看山的角度去寫山。第四段:由更多角度去了解。第五段:看山的感覺。第六段:領略一古一今不同的語言風格。篇主題段:第四段,點出主題「欣賞角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體悟。c.文體類型特徵概念知識:為詩歌體,後加上賞析的部分。3.課文寫作技法知識a.立意:透過兩首詩歌不同角度的描寫,讓學生了解欣賞角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領略和體悟。b.剪裁:本課是講看山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體悟,並用一古一今的詩歌,透

4、過賞析強調主題。c.布局:先舉兩首詩為例,之後再加上賞析。d.敘寫方式:舉例,說明,比較。e.敘寫觀點:全知。f.修辭:譬喻─˙我是看畫的人,山是一幅畫。˙山像綠色的海,我像一隻鳥。˙山像一幅畫,掛在眼前,供我欣賞。˙山大如海。˙我則像綠色海洋上的小鳥。對比─˙山很小,我很大;˙山很大,我很小。˙眺望遠山←→走進深山˙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古一今1、課文組構語料、語法知識a.主要語句(1)句型單句:‧…而且……。『這兩首詩都以山為創作題材,而且都以看山的角度去寫山。』複句:‧雖然……但是……(轉折)『山,雖然靜謐,文風不動,但是只要

5、親近它,慢慢的看,心中有了感動,就能體悟山的雄偉、寬闊、沉靜和深邃。』‧必須……才能……『必須由更多的角度去了解,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只要…就能……(補充關係)『只要親近它,慢慢的看,心中有了感動,就能體悟山的雄偉、寬闊、沉靜和深邃。』(2)句類陳述句:課文內多為陳述句。疑問句:「廬山真正的形貌是怎樣的呢?」相關能力與學習策略相關能力─能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寫出正確的國字筆劃、能自行查閱資料學習策略─認知策略1.注意力策略2.記憶策略3.組織化策略後設認知策略:閱讀後設認知策略、問題解決後設認知策略◎人數:32人學生分析◎分

6、組情況:5~6人一組◎學前經驗、能力:能自行蒐集資料,並能自己查出生字部首和新詞,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思考◎各節次重點取捨:第一節課:找出篇名概念詞、篇名關鍵字3mins課文概說20mins[蘇軾、廬山介紹(ppt)、題西林壁翻譯]分段落→找各段大意→統合→請學生發表篇大意15mins總歸篇名關鍵字2mins回家作業:查本課生字部首,新詞意義,並加查各個生字的新詞3個第二節課:生字新詞教學(請學生發表生字部首,新詞意義,生字新詞)20mins字體結構猜一猜(左右,上下,匡包,延曳,獨體)10mins易錯字(隱,穩;嶺,領;側、測;

7、敏、侮)5mins近似詞(領略—領悟;敏銳─敏感;隱含─隱藏)5mins第三節課:課文內容深究(教學觀摩)引起動機(撥放可看出兩種圖像的圖片,請學生發表感想)5mins課文深究(文意理解探究)問答法25mins山景ppt[遠山、近山](點出課文主題)10mins請學生發表看過的山景感想交代下一節課繼續做形式探究+修辭部分第四節課:課文深究─形式部分+修辭部分兩首詩歌形式比較10mins寫作手法10mins請學生找出本課有使用的修辭,本課修辭10mins複句句型練習10mins回家作業:習作完成第五節課:段大意複習5mins小組找

8、出課文結構分析+發表15mins本課複習5mins習作討論10mins本單元總結5mins◎教學策略與評量:教學策略─講述法、問答法、學生實作、小組討論。評量─作業、習作、課堂表現。課前準備相關背景知識能知道詩歌寫作除了寫景之外,會加入作者的主觀意識和想法。補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