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

ID:40285507

大小:413.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_第1页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_第2页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_第3页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教)-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撒哈拉以南非洲》成都二十中学万晓琴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2、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通过提问“提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搜索有关非洲的一些特点,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非洲特点,如热、热带草原广布,积极较为落后,饥饿、贫困等。以此引入本节课主要内容:热、黑种人故乡、贫困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教材分析按照《课标》中世界地理认识地区的标准要求,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了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为认识地区的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2.知道本区域以黑色人种为主,以及特有的文化习俗。3.了解该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4.认识人口、粮食与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地理位置推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征。2.能够解释当地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3.说出该地气候主要特点,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理解当地人口、粮食与环境的矛盾、原因,并能够分析出解决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口粮食与环境的问题【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口、粮

4、食与环境矛盾产生的原因和措施。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提到非洲,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搜索自身对非洲的了解,回答问题。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概括本节课重点介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点:热、热带大型野生动物多、黑人为主、擅长乐器、饥饿贫困。一、地理位置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撒哈拉以南非洲范围。了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半球位置。推测当地“热带大陆”由来。2、读地形图,了解当地地形组成,并图片展示。二、黑种人的故乡1、展示世界各人种分布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2、通过当地自然环境,推测其主要的文化习俗。图片展示。3、对比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茅草屋与蒙古包的异同点

5、。(与自然环境特点的关系)三、快速发展的经济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分布图,思考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2、思考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却非常落后,为什么?3、展示该区域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引导学生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逆转国际不利贸易地位。4、展示20世纪末与今日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图片,对比介绍如今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出路。四、人口、粮食与环境1、读世界人口增长图,思考哪个地区人口增长最快?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得出结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快,对粮食的需求非常大。2、展示非洲

6、气候分布图,思考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撒哈拉以南非洲哪种气候分布最广泛?(2)这种气候条件是否会造成粮食作物减产?(3)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该地区的人们通常采取什么方式?(4)这种方式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读图思考,清楚:该地气候不利粮食生产,但需求高,只能过渡开垦放牧,由此导致环境恶化,粮食又会减产。如此恶性循环。3、活动完成思考:如何协调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板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一、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2、热带大陆3、主要人文特征二、快速发展的经济1、丰富的自然资源2、落后的原因3、改变格局措施三、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粮食需求

7、高2、自然环境不利粮食生产,对环境破坏大3、措施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