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

ID:40282321

大小:23.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_第1页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_第2页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_第3页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_第4页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咬文嚼字》(语文苏教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瞿静静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3、学习本文的

2、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2、深入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求真求是的“咬文嚼字”的精神和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深入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教学难点】深入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

3、上获得一些启示。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朱光潜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留下悬念,也提醒学生理解课文中“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二、自主学习1、作者介绍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

4、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2、解题“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课文里的“咬文嚼字

5、”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设计意图】了解朱光潜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其中《谈美书简》可以推荐给学生读一读。题解也是解答导入部分留下的悬念。三、整体把握1、为了让大家接受“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的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①郭沫若改字 ②王若虚改句③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⑤

6、“套板反应”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路,为接下来的具体事例的学习做铺垫。四、重点赏析(一)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1、郭沫若改字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7、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所以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第四个例子,“是”表假定语气,“这”则没有。因此咬文嚼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