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81442
大小:3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30
《自考广告学(二)部分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考广告学(二)部分试卷分析www.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自考广告学(二)部分试卷分析www.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自考广告学(二)部分试卷分析www.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 《广告学(二)》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系,广告学系的一门专业必考科目。这门课过去几年来考试通过率都很低,究其原因,首先,这门课属于概论性质,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杂,涉及的知识很广,比如,市场营销,市场定位,消费者研究,策划创意,等等,这些知识对于新闻系
2、的学生来说十分陌生,不好掌握。同时,前几年,《广告学(二)》出题有些偏,出了一些犄角旮旯的题,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另外,重要原因还是考生学习不够刻苦,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扎扎实实地掌握。以上原因,导致《广告学二》这门课程通过率很低。 2008年10月考试《广告学二》试题出得很科学,没有出偏题,怪题,所考的题目全部是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题。这样的一份试题是能够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际学习水平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部分考生考试完后说,题目都是教材上面的重点,就是自己没有细致地复习到,结果
3、还是不会回答。下面,我们就试题作一简单的分析,希望考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顺利完成以后的考试。 一、先来说说选择题。选择题共2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10道。这20道题都是应该掌握的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问题,比较容易掌握。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上面有明确的,显著的交代,只要研读了教材,这30分取得应该没有问题。只有16题。多选题。 16.下列关于广告受众与消费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的目标消费者等同于广告受众 B.企业的目标消费者不完全等同于广告受众 C.目标消费者的总量大于广告受众的总量www
4、.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所有广告受众等于目标消费者 D.广告传播活动的不同阶段目标不同,需要从全体目标消费者中筛选一部分作为传播对象和诉求重点 E.广告受众与消费者是不同角度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这道题有些难度,这道题在第9章,在介绍这个知识时,教材没有列出知识点来,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段的文章中找出正确答案来。应该选B;D.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名词。 21.感性诉求广告。这是第一章的问题。广告分类是考试大纲要求掌
5、握的学习重点。 参考答案:采用感性地说服方式,以人们喜怒哀乐等情绪,亲情,友情,以及道德感,群体感等情感为基础,向消费者诉之以情,以情感人,激发感情,使他们对广告产品产生好感,受情绪,情感影响支配,产生购买行为。 22.广告管理。这是12章一个重要的名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掌握这个名词概念:谁来管,依照什么,管谁。 参考答案:(谁来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广告行业协会,广告社会监督组织,(依照什么来管)依照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管谁)对广告行业,广告活动实施的指导,监督,协调与控制。 23.介质受众
6、这是第9章的知识。广告受众的分类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 参考答案:www.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处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受众。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受者,又是传者。具有双重行为,既译码,又编码。 24.每千人成本。第8章,选择确定具体媒介的三要素6项指标。 参考答案:媒介组合策略。广告信息到达一千个人(户)平均所付出的费用成本。 25.广告的心理功效。第三章。广告心理学中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广告发生作用的机制和过程与消费者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这就是广告心理功效。包括感觉,知
7、觉,吸引注意,增强记忆,促进联想,说服消费者等等。 三、简答题。 26.简述广告定位的意义和作用。教材中在两章中都讲授“广告定位”的内容,第三章,第6章。考生在学习时应该把这两章的内容放在一起来掌握。此道题在第六章,讲授“广告主题”时,讲到广告定位的意义与作用。 参考答案: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产品定位; (2)有利于说服购买; (3)有利于商品识别; (4)有利于广告表现; (5)www.0093.com.cn学招网成都培训招生d7f78bc有利于广告管理。 27.简述确立广告主题阶段进行消费者分析
8、需要考虑的内容。第六章讲到如何确立广告主题四个方面:商品分析,消费者分析,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分析,广告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消费者分析教材上面有8项,一般来说,只要回答出6项基本就可以取得满分。 参考答案: (1)生活方式与心理特征; (2)购买商品的原因; (3)对各类品牌的评价; (4)对商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