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

ID:40219256

大小:598.5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26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_第1页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_第2页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_第3页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_第4页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敦煌俗语言学论纲(黄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敦煌俗語言學論綱[中國]黃征目錄敦煌俗字學敦煌俗音學敦煌俗語詞研究敦煌口語語法研究敦煌標點符號研究漢語史的發展,有著兩條並行不悖而又互相影響的線索:一條是文言的線索,一條是白話的線索。白話的本質就是口語,其重心就是口語性詞彙,也叫做“俗語詞”,是漢語詞彙發展過程中最活躍、最值得考察的部分。這兩條線索有著共同的源頭,又有著共同的歸宿,但是中間漫長的歷史卻猶如長江、黃河,寬窄緩急,迂回曲折,變化多端。與此相仿,文字的發展則有正字、俗字兩條線索,語音的發展則有正音、俗音兩條線索,語法、修辭和標點符號系統也都各有兩條線索。有鑒於此,我們的漢語,不僅有“語言

2、學”,還應該有“俗語言學”。本文的撰寫,正是基於這樣一個粗淺而又十分重要的理論認識。敦煌文獻是公元300年至1000年之間約700年連續不斷的珍秘出土文獻,總數近6000個編號,其中約90%是民間佛教、道教和世俗漢文文獻,每一件都是漢語俗字、俗音、俗語詞等方面研究的極好材料。正因為如此,利用敦煌文獻來建立一門“敦煌俗語言學”,則是非常合適而有必要的。一、敦煌俗字學(一)敦煌俗字的定義漢語俗字是漢字史上各個時期流行於各社會階層的不規範的異體字。這個定義首見於我的博士學位論文《漢語俗語詞通論》,我在1993年4月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的答辯。在那前後我還曾在

3、《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20801轉載)、《文史》第41輯(1996年)發表論文表述相同論點。其後還見於我的《敦煌俗字典·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在這個定義中,我加上了“漢字史上各個時期”的限定語,因為俗字實際上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經出現[1],一直到現在還在廣泛流行[2],這中間可以說幾乎沒有絕跡過[3];我還加了“流行於社會各階層”的限定語,這是因為俗字實際上不僅普通老百姓在使用,而且官吏、文人、書法家等具有高層文化修養的人也都在使用[4],根本已經無法用“民間”、“俗間”之類的狹窄範圍

4、來框定了。俗字在本質上是一種異體字,只是異體字中的一部分。[1]參閱裘錫圭《文字學概要》40-45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1版,1998年第4次印刷。[2]例如“家”作“?”,“停”作“仃”,“插”作“扦”,“酒”作“氿”,“建”作“迠”,皆是。[3]只有秦始皇時期曾嚴令書同文並得到很好的遵守,算是例外。[4]事實上書法家不僅寫俗字,而且還會造俗字,有許多異體字都是書法家自創的。有的字古人注曰“竝正”[1],說明異體字中也有被定為正字的,不完全是俗字,這樣我們便有必要在“異體字”前加上“不規範”的限定語。這個定義我在1993年作出之後,一直到現在

5、,十多年中我都在關注是否需要修訂,然而我覺得我的定義是正確的,應該加以堅持和推廣應用。[1]例如顏元孫《干祿字書》:“歌、謌:竝正,多用上字。”“烟、煙:竝正。”“搤、扼:竝正。”“漢語俗字”的定義既已明瞭,那麽“敦煌俗字”的定義也就容易下了:敦煌俗字就是敦煌出土文獻所見歷代不規範異體字。[1][1]見《敦煌俗字典·前言》。首先,敦煌俗字的資料來源和範圍應該有明確的限定,不能隨意擴大。我的《敦煌俗字典》以收釋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寫本文獻異體俗字爲主,所見材料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所藏敦煌文獻和中國北京、天津、上海、甘肅、杭州等地所藏敦煌文

6、獻,甘肅藏卷還包括1944年常書鴻等先生在莫高窟土地廟塑像內剝離出來的全部敦煌文獻。敦煌漢簡可以作爲斟酌使用的材料。吐魯番、黑水城、樓蘭等地出土文獻,雖然時代相近,區域也同屬西北,但是畢竟只能算是敦煌的外圍,其出土文獻只宜作參考而已。至於敦煌莫高窟殿前遺址發掘出來的西夏、元代文獻,由於時代較晚,數量有限,內容主要是佛經殘卷,而且沒有完整刊佈,所以沒有列在本字典採摭範圍之內。至於非出土文物文獻,雖然屬於敦煌地方文獻,例如明清傳世的刻本或寫本,其中當然也會有許多俗字,但是那些都不在我們所說的“敦煌俗字”的材料範圍內。敦煌俗字的年代,由於材料來源的比較確

7、定,所以也就不難確定。莫高窟所出土的敦煌文獻,根據其實際書寫時代來說,早的有西晉的,較早而量大的則是北魏時期的。最多的要算唐代和五代時期的了,可以排比出詳細的年代表。最晚的是北宋初年“咸平五年(1002年)”或稍後不久,因爲俄羅斯藏卷Ф32A有一個題記說:“施主敦煌王曹宗壽與濟北郡夫人氾氏同發信心,命當府匠人,編造帙子及添寫卷軸,入報恩寺藏訖。維大宋咸平五年壬寅歲五月十五日記。”而這個題記是目前所見年代最晚的,估計其後不久藏經洞就被永久封堵了。所以敦煌文獻的起訖時間可以說是明確無誤的。敦煌俗字的時代,總體上可以來個“二分法”:“隸書時代”與“楷書時

8、代”。寫成隸書、章草的,屬於“隸書時代”;寫成楷書、行書、今草的,屬於“楷書時代”。自從隋代標準楷書流行以後,隸書很快就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