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世界大学城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

ID:40219031

大小:258.3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26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_第1页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_第2页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_第3页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_第4页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世界大学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授课者方成智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一词溯源二、“教育”的概念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的词源1.我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三乐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2、西方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二、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的定义[法]米亚拉雷

2、在《“教育”一词的多种含义》1985)中指出,“教育”至少有四种含义:(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educationasaninstitution);(2)作为活动的教育(educationasaction);(3)作为内容的教育(educationascontent);(4)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educationasaproduct)。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是指一种总体的组织结构,这种机构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这种机构的运行要遵守具有一定精确性的各种规则,并在一定历史阶段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特点。作为活动的

3、教育是由涂尔干在1911年提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作为内容的教育包括知识以及产生和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过程及影响。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强调的是,在作为机构的教育背景下,通过运用作为内容的教育,使作为活动的教育产生的结果。一般说来,人们从两个角度给“教育”下定义,一是社会的角度,一是个体的角度。社会角度:代表性的

4、观点涂尔干: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巴格莱: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由此衍生出广义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在此类定义中,教育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基本因素,强调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发挥教育在促进个体履行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个体角度:代表性观点:特朗里

5、:教育即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李特:教育就是对人性的改造。在此类定义中,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认为教育是个体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基本因素,强调个体的价值以及个体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教育”区分为三个层次,并分别定义为:低限“教育”即使人免受伤害的人际交往活动;现实“教育”即使人掌握谋生本领的人际交往活动;理想“教育”即发展人的自由人格的人际交往活动。低限“教育”使人免受伤害是人类办教育、个体或群体接受教育的原初动力来源。办教育,提高民众(哪

6、怕只是少数人)的文明程度,目的是使这些受教育民众不因无知和无能受到或带给自己、他人、自然及社会的伤害。这里的“伤害”既包括生理(物质)的,也包括心理(精神)的;既包括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也包括来自个体的。人与人(群)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免受伤害的基础,是人要把握生理(物质)和心理(精神)需求的合理度,人的贪婪和无知一样都会带来伤害。为了实现“使人免受伤害”目的,消除无知和贪婪是必由之路,为此,人类要有教育,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人们

7、看到今天的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已经是使人少受伤害的教育现实。而人类正在积极倡导的“生命教育”、“健康心灵教育”、“全纳教育”、“关注弱势群体权利的教育”,争取教育平等、民主,合理处理教育中的各种关系等也都是为了使人免受伤害,它是人类发展阶段更高的教育教育与公、检、法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通过共同的中介性客体而结成主体——主体间的关系。现实“教育”使人掌握谋生本领是现实教育的真实追求,也是衡量现实教育价值大小的主要砝码。斯宾塞

8、的“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揭示了教育的继时谋生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即时谋生价值,现实的教育应该争取这两种价值的有机结合。教育,哪怕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基础教育都应该建立起与谋生的实质性联系。教育目的的确立,课程计划的制定,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教育活动的管理与评价等都应该体现谋生要求。“谋生”教育不排斥公共理想教育,不等于工具性(狭隘功利性)教育。学习者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