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

ID:40218521

大小:2.9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7-26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_第1页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_第2页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_第3页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_第4页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徐和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新常规”新常规为何要建立教学新常规?问1优化教师,优化教学新范式新课程统一基本认识推广有效做法矫正问题行为优化管理→优化载体→制订怎样的教学新常规?问2制定“常规”两个维度数量、形式上的规定理念、内容上的要求体现理念的先进性体现要求的针对性体现操作的灵活性例说(1)课堂教学设计“新常规”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过程方法精心设计各类作业精心设计辅助手段自觉撰写教学方案维度一维度二维度三深度研究课程标准深度研究教学材料深度研究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之一关注三维(三维性)务必适切(适切性)力求明确(明确性

2、)目标确立能全面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并根据具体内容、情景的特点进行有机的融合。关注三维(体现三维性)解1没有教学的德育是异化的德育,没有德育的教学是异化的教学。——苏军《“德育眼光”与“德育耐心”》解1(1)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好学科德育才是完美的教师做好学科德育才是完整的教学做好学科德育才是完善的德育在学校,不论担任什么学科,从事什么工作,德育,说到底就是育人,真的没有主次之分、内外之别、上下之距。蕴含在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固然有显性与隐性之别。这种不同特点,不是学科德育的障碍,而正是学

3、科德育的奥妙之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一位体育教师说:解1(1)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元素是隐性的德育元素是显性的人文学科科学学科解1(1)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张轶主编《教学原理与设计》:“教学目标应陈述预期的学生学习

4、的结果。也就是说,目标要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郭成主编《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的预期,所以教学目标指向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解1(2)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第一,理论上无法理解将“过程”作为目标;第二,实践上无法操作。体验即教育,过程即目标!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解1(2)理解一:“过程与方法”本身就是要达成的目标理解二:强调让学生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理解“过程与

5、方法”目标?解1(2)依据学情确立好目标层次,真正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华应龙老师说过: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只有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才能上出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务必适切(体现适切性)解2目标陈述的对象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经过本节课学习即能达成的目标,表述需要明确、具体,便于观察、测量、评价。力求明确(体现明确性)解3学生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⑴能说出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⑵会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⑶会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例1一条数学课的目标设计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⑴能鉴别有丝

6、分裂各期细胞图,并能说明各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⑵能用图表的形式正确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数目变化规律。例3一条生物课的目标设计例4⑴能正确读、听、默写生词表中13个生词和词组;⑵对教师或课文中所提供的多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能正确写出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⑶会用英文说类似如下含有多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一组英语课的目标设计精心设计过程方法教学过程方法的设计要遵循“学为中心,教学生学”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组织、引导、帮助学生经历一个明确、完整、充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具

7、体环节的设计与表述要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之二“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但教师从“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满堂问”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标准答案”。与“满堂灌”相比,“满堂问”的课堂虽然在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实质却是一样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析1这种“满堂问”实质是什么?以肤浅的、琐碎的、高频的

8、问答来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学的定位依然是“有没有讲完”;答案虽然凑齐了,但大多学生并没有经历一个主动而明确、完整、充分的学习过程。析1如何教“一个公式”?如何教“一项实验”?如何教“一篇古文”?应该倡导怎样的“过程方法”?解2学会会学乐学学为中心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