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

ID:40206366

大小:4.95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25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_第1页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_第2页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_第3页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_第4页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曹操墓认定风波的初步分析邵 鸿近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历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出现了所谓“大众历史热”。这不仅表现在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杂志、影视作品、讲座、网站的“跑火”,也表现在许多非专业人士不甘于只是作为被动的阅读者,积极地投身历史探索和撰述中,一批象“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那样的通俗历史著作的业余写手大受欢迎,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和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进而开始对专业历史学家及其工作成果提出质疑和挑战,有的甚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公共事件。这方面最突

2、出也是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目前仍未结束的曹操墓认定风波。曹操墓认定注定将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其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很值得探讨。我将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着重对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问题谈一点思考。一、曹操墓认定风波的基本经过和特征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公布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据其介绍,高陵的考古发掘工作,前后历时一年。此前国家文物局两次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考古成果进行座谈、论证,专家根据文献记载、墓地位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人骨鉴

3、定等多方面资料,得出上述结论。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向社会予以公布。但次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教授就对记者表示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文物收藏家马未都也接连发表博文和答记者问,质疑证据的真实性。随之,一些学者相继表示了怀疑的意见,而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巨大的质疑声更是倾泻而出。截止2011年4月23日,仅“曹操墓吧”有帖文120295篇,80%认为曹操墓为假。12月31日,河南省文物局召开“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邀请7位专家学者就有关情况回应社会质疑并回答媒体提问。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以及唐

4、际根、蒋赞初、高蒙河、齐东方、郝本性、王宇信、赵超、梁满仓、王子今等一批著名考古、古文字和历史专家也出面表态肯定,回应质疑。2010年4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度联手,在安阳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对高陵予以肯定。8月,由考古队负责人潘伟斌执笔的《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一文在考古学权威杂志《考古》正式发表。9月中旬,出席“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就近实地考察了西高穴大墓,据报道,他们在座谈中肯定了发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认为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高陵。而早在6月,曹操

5、高陵已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诸多权威人士和国家文物局的认定,不但没有平息纷争,反而在网络和各种媒体上出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和指责。反对人士还召开会议,将质疑推向高潮。8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20余名“反曹派”人士齐聚苏州,在由河北邯郸古邺文化研究会、安徽亳州三曹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共同声讨曹操墓认定系“河南版周老虎”,并要求中国国家文物局取消曹墓“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资格。会议提出作为认定主要证据的出土石牌铭文“魏武王”的称谓不合理,鲁潜墓志文字有问题,

6、是曹操墓系伪造的有力证据;论坛组织者倪方六并称,河北人士闫沛东手里握有曹操墓造假的“铁证”,将择机公布。平心而论,曹操高陵的认定,有文献和文物共同构成的较多证据,因此虽然该墓多次被盗,也仍存在着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该墓为高陵的可能性很大。西高穴二号大墓与文献较为契合,虽已多次被盗,仍有400多件文物出土,若干肯定性的证据形成了共同指向,特别是多块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的石牌、石枕等物,尤为重要。而且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有利的证据还在增加,比如陵园建筑遗迹、泥质12瓦鼎的发现等。明确提及魏武帝陵和高决桥的后赵

7、鲁潜墓志,1998年出土于西高穴村附近。但鉴于考古工作尚未完成,有关报告亦未发表,仍有一些疑问未能得到满意解答(比如史籍中记载曹操卞后死后从葬高陵,但墓中两位女性尸骨都较年轻,与卞后年约七十不符;又如墓中出土铜印印文究竟应为何字,对于确定墓主关系重大,等等),故我将该墓称为“很有可能是曹操墓”。但百分之百地肯定该墓的认定,恐怕也是不够严谨的。关于是否存在有意识的造假行为,除了出土文物的可靠性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认定外,还可基于以下两个根据予以否定:第一,该墓整个考古工作有详细的的考古记录,这些记录业已得到众多专业考古学

8、家的检验认可,这种记录和地层证据否定了所出文物是现代埋藏的可能;第二,作为一个涉及众多人等的大事件,如果确实存在造假,这将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工程,要想做得天衣无缝而不暴露是不可能的。但迄今除了阎沛东漏洞百出、已被证明纯属伪造的一份“铁证”外,我们没有看到和听到任何一点揭密,反倒是质疑者的依据绝大部分难以立足而被不断驳倒。对阎氏所谓“铁证”的最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