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90754
大小:485.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5
《河南省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对外贸易河南省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分析魏伟(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许昌市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结构以及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矛盾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许昌市吸取国际经验,把劳务输出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以此实现下岗工人再就业,并借之以加强国际经济舍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本文通过分析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指出许昌市劳务输出发展存在着诸多障碍,针对许昌市劳务输出发展中的障碍,提出有效的建议,希望以此来促进许昌市劳务输出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许昌
2、市商务局,对外劳务输出;服务贸易总协定许昌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因而仍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资源。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首先,可以减缓就业压力。截止到2006年底,许昌市总人口446万,农村富余劳动力108.28万人,已输出转移就业48.48万人。但是仍有富余劳动力60万人需尽快就业,同时每年将有8万名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可见就业压力非常大。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再就业压力进一步显现。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
3、求国际劳务合作,在缓解就业压力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劳务合作可以创造收益,增加外汇来源。例如,菲律宾20世纪90年代初约有150多万人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打工,每年从海外汇回20多亿美元,相当于其商品出口收入的25%左右。而我国江苏省在2003年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20.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98亿美元。这是一条不需大量投资的创汇之路,并能增强平衡国际收支及扩大进口的能力。最后,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锻炼和培养本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本国技术和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通过外派劳务
4、人员参与工程承包及其他工作,使这些人在国外开阔了视野,接触了新技术、新知识,积累了经营管理经验,回国后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许昌市的对外劳务输出既不是为了暂时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也不是单纯追求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而是一项长期工作。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劳务输出,对推动许昌市全方位对外开放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市民经济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1.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现状与问题劳务输出又称对外劳务出口,是以劳动力提供劳务的
5、形式向国外(或境外)输出,它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国民经济创造外汇,促进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成长和发育,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务输出主要有三条渠道:政府之间的劳务协议;企业或中介组织的劳务合作;个人以各种名义联系的出国劳务。许昌市的对外劳务输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而直到2000年以后有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对外劳务输出才真正开始。1.1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现状许昌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能吃苦耐劳
6、,另一方面许昌市有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各类人才齐全,而且数量多,较之当今主要劳动输出国素质高,容易适应世界劳务需求的变化。因此,在国际劳务市场上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实行劳务输出以来,许昌市劳动力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声誉。许昌市的对外劳务输出面向多个国家。至今许昌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已成功向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毛里求斯、约旦等32个国家和地区输送各类劳务人员65000多人次,常年在境外务工的达15000余人,年创劳务数十亿元。同时,许昌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社会上也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连续10年被许昌市评为“劳务输出
7、先进单位”。许昌市对外劳务人员大多数集中在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相对集中的地方是日本和俄罗斯,主要从事建筑、农业种植、餐饮服务、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和商贸流通等行业。他们大部分是许昌三县一区(市)的农村劳动力,年龄多在45岁以下,男性多,女性少;从事木材采伐和建筑施工等重体力劳动的全是男性,从事农业种植的90%是男性,从事餐饮服务和商贸流通行业的则男女各半。1.2许昌市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许昌市对外劳务输出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1.2.1外派劳务总量偏低,规模偏小2006年,许昌市常年在外务
8、工人员为15000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0.3%。这种规模不仅还没有达到全国水平,与菲律宾等劳务输出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了。2006理论研究111万方数据对外贸易年,我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