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疑难问题分析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

ID:40127320

大小:1.4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22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_第1页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_第2页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_第3页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_第4页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课中松阳县民族中学中学潘建梅几个化学疑难问题的浅析1、人类生存环境:(1)空气污染:①有害气体污染:CO、SO2、NO2、等;②粉尘(所有粉尘)。(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排放量过多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此外还有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但因其排放量小,未被列入主要气体。1、人类生存环境:(3)酸雨的形成:S+O2==SO2,SO2+H2O==H2SO3;2SO2+O2==2SO3,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1、人类生存环境:(4)赤潮和水华现象:海(赤潮)、江河湖泊(水

2、华)中排入大量的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使水中植物疯长、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有腥臭味,造成鱼虾死亡。(5)臭氧空洞: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排放了较多的氟氯烃(氟利昂)、氮氧化合物。2、怎样描述实验现象:a、不能将生成物当作现象来叙述,如将锈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的现象描述成:铁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b、不能片面的描述实验现象,如氢气通入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不能只说黑色变红色,还必须说在试管口有水珠生成;3、出现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变色、燃烧、爆炸等现象,所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光:物理变化,如灯泡发光;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热:物理变化,如摩擦生热、电暖气放热;

3、化学变化,如燃烧放热。气:物理变化,如水受热变成蒸汽;化学变化,如碳酸钠加入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沉淀:物理变化,如将土放进水中;化学变化,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色:物理变化,如霓虹灯通电发出有色光;化学变化,如石蕊或酚酞遇酸或碱变色。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物理变化,如啤酒瓶的爆炸、高压锅的爆炸;化学变化,如火药、炸药的爆炸;核反应,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4、臭氧层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破坏的高空中的氧气被太阳的紫外线(波长在40nm~390nm),中的波长小于185nm的紫外线照射下形成臭氧,而当臭氧吸收波长大于185nm的紫外线后又变回氧气,所以臭氧有抵消紫

4、外线的作用。大气高层中臭氧和氧气以混合形式存在着。人类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下列气体排放(起催化作用)导致臭氧变成氧气:农药溴甲烷(CH3Br);制冷剂氟利昂(CCl3FCCl2F2);飞机所排放出的氮氧化合物。5、某些物质的毒性原理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因为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300倍,因此会导致缺氧,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甲醇中毒是因为它能够破坏动物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轻则导致失明,重则死亡;重金属离子(含有相对原子质量≥64的重金属离子的物质,且能溶于水)的毒性原理是,它们能使蛋白质变质(凝固,失去生理活性)。6、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的导电性却很好,为什么

5、虽然二者同为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最外层上的四个电子均与周边的碳原子共用电子对,所以没有自由电子,故不导电,而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最外层上的四个电子中只有三个与周边的碳原子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自由电子,因此石墨导电。7、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用碳酸氢钠溶液,而不能用碳酸钠溶液,更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只与氯化氢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可达上述目的,但是若用碳酸钠溶液则二者都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O2+H2O==2

6、NaHCO3。因此不能达到除杂目的,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也是同样道理。8、催化、风化、净化、碳化、焦化、软化、钝化、酸化、板结硬化等,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催化是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风化是指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在干燥的空气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净化是指除去杂质的过程;碳化是指有机物脱水后的一种现象;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的过程;软化是指硬水变成软水的过程;钝化是指诸如铁与浓硫酸接触后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了二者之间的反应之类的现象;酸化是指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使之酸性增强;板结硬化只指土壤长期施用硫酸铵之类的化肥造成土壤结块、变硬。9、健康人可以长期吸

7、纯氧吗不行!实验表明,任何其他动物长时间吸纯氧会导致氧中毒。使人体内氧化速度过快,生理机制发生紊乱,典型症状是发烧。但短时吸纯氧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大脑缺氧症状是有好处的。以上结论特殊病人除外。潜水员吸入的是纯氧吗不是!原因同上。潜水员吸入的是“空气”,这种空气是用氦气代替氮气。为什么不用氮气呢?因为潜水员在海水深处作业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很大(Ρ=ρgh),会造成吸入普通空气中的氮气溶解在血液中,当潜水员回到陆地时,在常压下原体内所溶解氮气就会从血液中溢出,造成“气塞症”。因此,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