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17370
大小:5.06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19-07-2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次课周: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学目的明确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掌握其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及对机体影响。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1、复习生理内容;2、联系正常生理对比异常变化。教具:动、静脉性充血挂图标本:充血、淤血、梗死、槟榔切片:显微镜示教——充血、淤血、出血演示:栓塞试验,兔、蛙脂肪栓塞幻灯:正常循环和各循环障碍幻灯片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概念2、阐明发病原因、机理、类型,以及对机体影响3、重点是结合临床和标本,讲明各血循障碍的病理变化教学内容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复习生理内容一、概念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过程。二
2、、血循环生理的作用运送O2、营养物质清除代谢产物、CO2运送激素、传递热 调节:神经-体液,并与其它系统尤其是呼吸、血液、泌尿系统的活动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一般疾病情况下,由于心血管系统变化血循障碍。首先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发生代偿,维持正常血循,一旦失偿血循障碍。三、类型心脏机能障碍心肌负荷过重 全身性血循障碍原因(心血管变化)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全身各器官心肌损害血循障碍心包疾病血管变化 血液质量变化(血液总量、成分、理化性状) 局部性血循障碍原因器官组织血量改变、流速变化血管腔堵塞管腔内容物改变→血管异常(充血、瘀血)血栓、栓塞
3、血管壁完整性破坏(水肿、出血)四、淋巴循环障碍淋巴循环:组织液淋巴毛细管淋巴液白细胞彼此汇合淋巴管胸导管、右淋巴干静脉此循环过程也可发生障碍。第一节充血一、概念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现象。充血:hyperemia指局部器官组织血管扩张,流入的血液增多,含血量增加的现象,根据充血的原因、性质、发生的机理不同分为: 动脉性充血——常见的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二、充血(动脉性充血)arferialhyperemia1、概念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和血管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此时静脉回流正常。2、分类生理性充血组织、血管机能活动增强时发生,如充血妊
4、娠子宫、食后胃肠。病理性充血血管运动性充血(神经性充血、轴突反射性充血)减压后充血(贫血后充血)侧枝性充血炎性充血3、原因机械等刺激炎症早期变化机体反应增高 总之是由于舒血管神经兴奋或缩血管神经抑制,血管扩张性物质释放(组胺、激肽)。4、机制神经性充血病因→感受器→反射性刺激缩血管神经抑制→充血皮肤、粘膜→刺激后→轴突反射机体→生物活性物质释放→血管壁平滑肌紧张度↓ 贫血后充血由于缺血→局部代谢产物蓄积(组胺等)→舒血管神经兴奋压迫时→血管紧张度↓→外力突然撤去血液迅速流入——→血管扩张 充血侧技性充血这是一种代偿机能5、病理变化
5、外观:局部色泽鲜红、局部T↑、体积增大、血管怒张、功能↑由于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血量增加,含氧合血红蛋白多;因血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出,组织液增加,体积增大。剖检: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代谢旺盛。左边是正常的脾脏右边脾充血肿大6、对机体影响有利一面输O2多,营养物质↑,抗病因子↑;是机体适应性防御性反应之一,增强机体、局部抗病力;可及时排出、局部代谢产物、致病因子;对修复有积极作用。不利一面:病因长期刺激→淤血头痛脑充血(脑与脑膜)→脑压↑→神经症状B.P↑充血血管病变血管破裂注意:动物死后受两个方面影响,局部充血表现不明显
6、。动物死亡时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来扩张充血的小动脉变为空虚状态;动物死亡时心力衰竭导致全身性淤血,掩盖了生前的充血现象。三、静脉性充血即淤血venoushyperemia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淤积,引起局部组织器官中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此时组织器官的灌流量↓1、分类与原因全身性淤血1)分类局部性淤血急性淤血慢性淤血2)原因局部性淤血急性静脉血液凝固(血栓与栓塞)、静脉血管堵塞静脉突然被压慢性肿瘤、寄生虫、肿胀的淋巴结、血管周围组织收缩 全身性淤血心机能障碍(心包炎、心肌炎)、瓣膜疾病肺循环障碍(胸膜肺炎、胸水)2、病变病变器官组
7、织暗红色,即发绀,手压退色,体积增大(肿胀),被膜紧张,切面流出红色液体。营养不良,局部温度↓,机能↓。各组织器官的淤血病变见教材P21。镜检:淤血组织的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与死后因重力作用而出现坠积性淤血相区别。3、结局:与淤血的原因、部位、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也不同主要见下图:①淤血→血流缓慢缺O2、营养物质↓可视粘膜发绀②↓③④⑤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中间代谢产物↑轻度实质性细胞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营养不良重度组织细胞坏死细胞形态改功能↓血管通透性↑ 液体红细胞外漏细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