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62673
大小:19.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初中数学试讲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试讲资料:平行线的判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汇报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
3、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
4、 例2教学中的辅助线的添加。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布鲁纳说过:“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形成。”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同时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道具“纸带”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
5、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承前启后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L3相交,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提问:如果∠1=∠5,直线L1与L3又有何位置关系? 此问题旨在复习原来的知识,从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2、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
6、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因此在复习好旧的知识后马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如何判断一条纸带的边沿是否平行? 要求:1、小组合作(每组4人,确定组长、纪录员、汇报员等进行明确分工); 2、对工具使用不做限制。 对于要求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而在最后当汇报员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而在要求二中明确了对工具不做任何限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会使我们的方法多样。 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罗列,问其根据,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总结学生的各种方法,可
7、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推二画三折。 ⑴.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画法的依据就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除这样的推法外学生也会想到用画同位角的方法来说明。就比如第2种情况中。 ⑵将纸带画在练习本上,作一条直线相交于两边,如图所示,用量角器量出∠1,∠2,利用同位角相等,来判定纸带上下边缘平行; 而有些学生可能想到直接在纸带上画,直接在纸带上作一条相交于两边缘的直线,因为纸带局限了作图,因而可以利用的只有∠2、∠3、∠4。用量角器度
8、量学生会发现∠3=∠2,∠4+∠2=1800。 ⑶折的方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示和归纳,学生就对平行线的新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请学生模仿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形式请学生给出总结。应该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会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