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ID:40056388

大小:396.87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7-18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_第1页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_第2页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_第3页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_第4页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z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前言抗菌药物的发现与应用,使人类寿命至少延长了15年。但由于人、畜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细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估计细菌耐药在本世纪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将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2021/9/162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现就细菌耐药分子机制作扼要介绍如下。2021/9/163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一、细菌产抗菌药物钝化酶而致耐药(一)β内酰胺酶类1.β内酰胺酶2.金属β内酰胺酶3.质粒型头孢菌素酶(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三)红霉素类钝化酶1.红霉素酯酶2.红霉素磷酸转移酶

2、3.维及尼亚霉素酰基转移酶(四)氯霉素酰基转移酶2021/9/164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二、细菌产酶(蛋白)保护抗菌药物作用靶位而耐药(一)核糖体保护蛋白(二)红霉素甲基化酶2021/9/165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三、细菌获得功能取代蛋白(酶)而耐药(一)PBP2’(二)连接酶:2021/9/166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四、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耐药2021/9/167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五、细菌的主动泵出功能所致耐药(一)转运蛋白(二)外排泵2021/9/168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六、细菌的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而致耐药(一)青霉素

3、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突变(二)DNA回旋酶/拓扑异构酶Ⅳ编码基因突变(三)16SrRNA、23SrRNA基因突变2021/9/169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一、细菌产抗菌药物钝化酶而致耐药 (一)β内酰胺酶类1.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主要水解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由TEM-1、TEM-2和SHV-1基因编码。而后由于β内酰胺类药物的过度使用,细菌长期暴露于药物中,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产生能同时耐青霉素、头孢菌素Ⅰ~Ⅲ代(部分可耐头孢菌素Ⅳ代)药物,被称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021/9/1610新生儿科业务

4、学习资料目前已发现ESBLs编码基因家族除TEM、SHV外,还有CTX-M、OXA、PER、VEB、GES/IBC等。每个基因家族已发现的基因型有数个、数十个至百余个不等,2021/9/1611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产ESBLs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2021/9/1612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2.金属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是数类以金属离子为活性中心的β内酰胺酶,能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能耐β

5、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编码基因为IMP和VIM基因家族。产MBLs菌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OXA-23至OXA-27基因表达产物尽管也能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但并不是MBLs。2021/9/1613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3.质粒型头孢菌素酶:质粒型头孢菌素酶(pAmpC)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药物。世界各地已发现的pAmpC酶基因型达30种。根据基因同源性可分5组或6组。常见有DHA、MIR、CMY、MOX、FOX等基因型。产pAmpC的细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2021/9/16

6、14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以上β内酰胺酶绝大多数有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可移动性遗传元件介导,因此易于在同种或不同种细菌传播。目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命名较紊乱,有以首位感染者的名字命名(TEM源自希腊一名叫Temoniera的病人名字)、2021/9/1615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有以较高水解能力的底物(药物)命名(OXA源自苯唑青霉素Oxacillin,CTX-M源自头孢噻肟修饰能强cefotaxime-modified)、有以首次发现的医院命名(DHA源自沙特Dhahram医院,MIR源自美国Miriam医院)等。2021/9/16

7、16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可分3类:乙酰转移酶,由aac基因家族编码;核酸转移酶,由aph基因家族编码;核苷转移酶,由ant基因家族编码(核苷转移酶曾称腺苷转移酶,由aad基因家族编码)。已发现的基因型已超过30种。2021/9/1617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AMEs基因位于多数整合子上,传播迅速。PCR为AMEs基因灵敏、特异、快捷的检测方法。2021/9/1618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三)红霉素类钝化酶1.红霉素酯酶:肠杆菌可携带ereA、ereB基因表达红霉素酯酶使红霉素酯解失活

8、,ereA/ereB基因由质粒介导。此酶产生菌已报道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2021/9/1619新生儿科业务学习资料2.红霉素磷酸转移酶:由mphA、mphB、mphC基因编码,其表达产物可使红霉素脱氧二甲胺己糖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