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

ID:40052609

大小:837.00 KB

页数:108页

时间:2019-07-18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_第1页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_第2页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_第3页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_第4页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输血安全和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血安全与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培训课件主要内容临床输血安全1.血液是否安全2.输血的安全3.用血的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血1.用血的合理性2.用血的针对有效性3.成分用血安全输血了解输血安全现状的意义输血决定的依据之一输血前患者告知输血科输血技术的持续更新与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输血安全输血安全的基本要求杜绝人为差错避免和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输血可能的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输血安全的基本原则:输血疗效显著大于输血负面影响时才应输血负面影响程度可以接受临床输血的基本要求-安全当前的输血安全状况血液基本是安全的用血基本是安全的输血基本是安全的当前输血安全最大的问题有三个:1.血液检测的

2、窗口期问题2.临床不合理用血造成的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问题3.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问题输血风险输血相关传染病病毒细菌螺旋体如梅毒原虫如疟疾免疫性输血反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输血过敏反应其他如循环过载、大量输血引起的相关副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中的白细胞免疫反应含白细胞(淋巴细胞)对病人不利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输入白细胞和恶性肿瘤的关系输血使恶性肿瘤复发率升高白细胞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因素输入白细胞和细菌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输异体血有关27%(异体血):12%(同基

3、因血)和输血量有关输血可能传播的病毒性疾病HIV-1,HIV-2艾滋病HTLV-I,HTLV-II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肝炎病毒肝炎HBV,HCV,HDV,HEV,HGV?HAVNonA-EHV巨细胞病毒EB病毒多器官受损,常见肝脏受损细小病毒B19慢性溶血性疾病骨髓损伤新出现的输血相关病毒脘病毒prion(新克-雅氏病)………………输血危险几率(美国)输血反应频率决定输血传播病毒危险性的相关因素病毒在人群中的阳性率献血者病毒阳性率及其和普通人群的差异病毒的感染力病毒感染的临床后果人群免疫水平病毒感染后窗口期的长短血液筛检水平和可靠性临床用血和自身输血血制品输注形式和一次输注量血液制

4、品的种类和特点病毒在人群中的阳性率献血者来自普通人群和病毒阳性者参加献血的机率相关HBV威胁输血安全的主要病毒HTLV-I/II我国尚未进行常规检测献血者病毒阳性率及其和人群阳性率的差异献血者病毒阳性率的意义阳性率和漏检率的关系献血者和人群病毒阳性率的差异的意义反映了献血体制的实质和含金量病毒的感染力比较HIV强感染力百万分子一毫升就可导致感染HBV强感染力HCV需一定量病毒才会导致感染病毒感染的临床后果病毒威胁输血安全的决定因素主要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受血者感染后产生病理和临床后果输血相关非甲-戊肝炎人群免疫水平免疫水平是决定感染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CMV人群高阳性率献血者高感染率人

5、群免疫水平高临床输血相关安全问题一般患者按常规输注易感患者需要输CMV(-)血液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抗-HIV1/222天抗-HCV72天HBsAg约50天血液制品的种类和特点高危制品凝血因子制品较安全制品红细胞安全制品白蛋白其他经病毒灭活处理的制品临床血液成分制品的安全性白细胞〉血浆〉血小板〉红细胞WHO输血安全战略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系统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从低危人群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合理用血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措施无偿献血-挑选安全的献血员严格筛选检测血液抗HIV-1/2HBsAg抗HCVALT梅毒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自身输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6、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思路加强无偿献血引进新的检测技术–缩短检测窗口期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无偿献血提高血液安全的机制真实反映病史和相关生活习惯及行为根据标准自我评估是否符合标准配合实施CALL-BACK措施献血者病毒阳性率低–相应漏检率低新感染机率低献血者素质→新感染率→窗口期率→漏检率血液常规检测检测项目抗-HIV-1/2HBsAg抗-HCV梅毒ALTHb两次检测政策血液检测和输血安全进一步提高常规检测的灵敏度,减少漏检改进试剂检测自动化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应用-NAT显著缩短窗口期输血危险几率和日常生活事故几率比较输血病毒安全性现状对于病毒安全来说,目前

7、的输血状况可以总结如下:目前输血已非常安全离绝对安全还有一定距离由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特点和严重后果,尽管发生很少,但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继续努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对于临床输血而言,输血安全还在于:1,输血前试验室检测的准确安全。2,临床用血过程中的安全临床用血安全的重点还在医院临床输血的合理有效用血过程的质量控制输血科的试验技术把关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在临床用血中的作用合理有效输血---成分用血及其它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血液氧气输送和供应能力)纠正机体凝血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