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

ID:40027500

大小:32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7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_第1页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_第2页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_第3页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_第4页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叙述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叙述句主要内容一、定义二、主动句(一)双宾语句(二)宾语前置句三、被动句(一)意念被动句(二)语法被动句一、定义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可以分为两类:1.主语所指是谓语标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这类句子叫主动句;2.主语所指是受谓语标示的动作支配的,这类句子称为被动句。二、主动句(一)双宾语句。如: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公赐之食。(二)宾语前置句。将虢是灭,何爱于虞?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姜氏何厌之有?三、被动句(一)最早出现的是意念被动句,它没有特殊的语法标志,显性结构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门启而入。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二)语法被动句,它

2、有某些语法成分作被动标志,具有表被动的结构特点,可以称为“被动式”。1.于字式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2)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介词“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2.“为”字式这种句式是用助动词“为”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1)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例如:(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2)诚令成安

3、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为”字句发展出一种新格式,即动词前用“为”引出主动者,再加上“所”字起强调作用。这种格式称为“为……所”式。这种格式中主动者也可以省略。例如:(1)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史记·项羽本纪》)有时,动词之后还可带补语或宾语。如: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3.“见”字式这类被动句在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例如:(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随之见伐,不量力也。(《左传·僖公二十年》)注:这类句子中“见”字不能引出主动者,只是表示被动意味

4、的助动词。可借助“于”,构成“见……于”式的结构。引出主动者,例如:(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要与指代性副词“见”相区别。“见+动词”句,形式与被动句相似,但不表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见谢?“见教”、“见谢”可理解为“教我”、“谢我”。有时,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如:初一人来云:“戴君见召!”虬问:“戴为谁?”又

5、三年,小儿容貌甚美。贵妃曾屡顾之,复恐人见夺,因不令出。4.“被”字式先秦古籍中,“被”字本义是“被子”,引申为“蒙受”、“遭受”等,常在主动句中用作谓语动词。战国末期,“被”字后面出现了动词,“被”字逐渐虚化为表示被动的词。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东汉以后,“被”字的后面可以引进主动者,“被”字成了介词。如:五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这种“被”字句不是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唐以后,在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章和诗词中,这种句式逐渐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动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多用其他几种被动句式。语气词“矣”“矣”是一个表示动

6、态的语气词,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表示一种确定的结果语气。一、确定已然事实:1.确定已经实现了的结果: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2.这种已然事实,有时是新发现的,如;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二、确定推论的结果,即将然事实,如: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注:“矣”与“也”的区别:建可室矣。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语气词“焉”1.作兼词(1)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2)如果“焉”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注:与动词结合时,“之”与“焉”的区别:1.“之”用于及物动词后,“焉”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2.同一动词,后面加“焉”

7、与加“之”意义不同。如“死焉”,“死之”。2.作语气词(1)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击之,必大捷焉。(2)有时表示延宕: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3)作词尾,相当于“然”:潸焉出涕。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被动句,说明其所属类型,并翻译全句。(1)赵氏求救于齐。(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6)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7)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