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

ID:40024915

大小:2.1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7-17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_第1页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_第2页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_第3页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_第4页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切诊的中医诊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切诊切诊含义:医生用手对患者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查方法内容: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诊脉部位历来就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相参合

2、的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状况的论述。寸口诊法“寸口”及“寸、关、尺”的概念: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寸关尺分候脏腑现在临床上大致认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诊脉方法1、体位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2、平臂无论正坐或仰卧位,前臂应自然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

3、腕伸直,手掌向上。3、时间诊脉最理想的时间是清晨,实则不必为拘,随时可诊;切诊操作时间,每手不少于1分钟,以3分钟为宜。布指(1)交叉取脉:即医生以左手诊病人右手的脉,右手诊左手的脉。(2)中指定关:即先用中指在高骨内侧下方定关位,再以食指在关前定寸位,以无名指在关后定尺位。(3)指目触脉:三指微曲弓形,使指端齐平,触脉,疏密适当。指力指法轻手循之曰“举”(即用较轻的力触按至皮肤),称为“举法”,又称“浮取”、“轻取”。重手取之曰“按”(即用较重的力触按至筋骨),称为“按法”,又称“沉取”、“重取”。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即用不轻不重的触按至肌肉),称为“寻法”,又称

4、“中取”。脉象要素脉象要素通常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四要素统括28脉。“位”是指脉搏位置的深浅;“数”是指脉跳的至数和节律;“形”是指脉道的粗细、长短以及脉管的硬度和脉搏往来的流利度;“势”是指脉搏力量的强弱,而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都与“势”密切相关。平脉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平脉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平脉特点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有胃

5、气:总的说来,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之脉的形态是柔和有力。有根: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平脉的生理变异(1)四季气候:平脉相应四时气候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2)地理环境: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紧缩,故脉多表现沉实。(3)性别:性别不同,则体质有差异,脉象亦不同。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4)年龄: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

6、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儿童脉象较软,老人脉多弦硬。(5)体格: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6)情志: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7)劳逸:剧烈运动和远行之后,脉多急疾,人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8)饮食: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无力。此外,有一些人,

7、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常见病理脉象病理脉象是指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也称病脉,这里主要介绍浮、沉、迟、缓、数、滑、涩、虚、实、细、洪、微、弱、弦、紧、结、代17种常见脉象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其脉位表浅。临床意义:浮脉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主表证,亦主虚证。脉理: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位于皮下筋骨。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