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03333
大小:695.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7
《《内经》诊法理论发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内经》诊法理论发微一、诊法原理(一)以表知里(二)见微知著(三)诸诊合参(四)参天地而应阴阳(五)气口独为五脏主(六)察有余不足,平与不平(七)察常变,知奇恒(一)以表知里五脏与身形密切相关:“肺应皮,心应脉,脾应肉,肝应爪,肾应骨。”、“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灵枢•本藏》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
2、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灵枢•脉度》五脏在体表有特殊表现:“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疎者.肺偏倾也。”
3、《灵枢•本藏》(二)见微知著目、耳、舌、脉等都是身体的局部部位,但这些局部却是全身脏腑经脉所聚之处,所以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有关情况会通过经络气血反映于诸如目、耳、舌、脉等身体某处,因此审察诸如目、耳、舌、脉等身体某一局部,可以测知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目者,宗脉之所聚。”《灵枢•口问》“凡观气色,当视精明。精明者,目也,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神气之所生也,心之使也,肝之官也,宗脉之所聚也,阴阳之所会也,气之清明者也形也,容也,气也,色也,无往而非脏腑之征,亦无往而非阴阳之理也。脏腑阴阳
4、,形容气色,有诸中形诸外。要皆以神为本也。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处于心。神也者,视瞻平正,黑白分明,容色精爽,光彩清莹,朗朗然,不可须臾离也,神之昭著于目者盖如此。”《望诊遵经•目分脏腑部位》大肠手阳明之脉……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小肠手太阳之脉……抵鼻”(《灵枢•经脉》)(三)诸诊合参“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
5、以为上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杨上善所说:“若能审调尺之皮肤六变,即得知病,不假诊于寸口也。善调寸口之脉知病,亦不假察色而知也。”(四)参天地而应阴阳人之脏腑经脉气血阴阳与天地四时日月阴阳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必会受天地阴阳的影响,故在脉象、气色等方面会有相应的变化。“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灵枢•经水》“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素问•经络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6、素问•脉要精微论》“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素问•五常政大论》“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五)气口独为五脏主“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藏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
7、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诊察寸口脉与手太阴肺有密切关系一则因为肺主气、肺朝百脉,故全身脏气汇聚于肺,全身经脉也汇聚于肺二则因为气口为肺经所过之处。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聚于肺而变化显现于肺经的穴位上,故诊察气口以知脏气盛衰。(五)气口独为五脏主《内经》认为,寸口诊脉不仅与手太阴肺有关,而且还与足太阴脾有关“气口亦太阴也”“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五藏者皆禀气于
8、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凡此色脉之不死者,皆兼面黄,盖五行以土为本,而胃气之犹在也。……此脉色之皆死者,以无黄色。无黄色则胃气已绝,故死。”(五)气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