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08992
大小:6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7
《临床实用脉诊发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实用脉诊发微我中华医学实为中国古文化中最重要之一种,历经数年载之演变,早有卓越之成就。中国上古之医术,原基於先民原始生活之实际需要,由自然启发而成,其内容浩涵如海,实为我民族生命之学也。 中国医学源流,本一脉相承,前后并无间断,但由历朝医政制度之变迁,医术之进展,学理之创获,社会风气之转移,故流派分岐,各有所长。但亦有庸者审证不明,泥古不化,每以臆说己见欺人或挟秘自炫,以讹传讹,医家之道渐至不明,真理反晦而不显。本文谨就中医诊断学中「脉诊」一项做深入之研讨。 切脉诊断之法,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论
2、及诊法及脉理说明。「平人气象论」,有最详尽之脉义论述。「玉机真藏论」则说明四时之脉理变化及由脉论病。「三部九候论」,说脉之部位。「通评虚实论」,据脉象论断生死。上古之脉法以全身之三九候决生死。以人迎、寸口、趺阳脉诊而诊之。内经仅有寸口气口之名,并无尺寸为三部之义。至「难经十始发明独取寸口之诊法,创立关尺之别,但无左右脏腑分配之说。至叔和一代,始立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肾命门之说,切脉之学,遂臻完备。.---自「素」「难」,「伤寒论」而下,虽有诊脉治病之法,并未明确发明脉诊之理,凭脉以审证,而未沟脉诊之法,叔和根据素
3、难之说,参考古代脉法,著「脉经」十卷,此为第一部讲求脉法之书,此书内敍及阴阳大法,表裏虚实三部九候,二十四脉等以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变,理论纲目条理而不紊,使後世学者由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颇为详尽。然其脉法,则甚为死板拘泥,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见某病,繁琐有余而实用不足,不免有泥脉以和病之嫌。但不论如何,此十卷脉经,确为旷古之伟大发明,据徐灵胎所言:「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断,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後之说,一无所遗,其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尊循,亦不可少力之作也。」实中肯之论也。然后世又见「王叔和脉诀」,乃他人
4、假托叔和之名而作也,朱熹谓俗传之「脉诀」,辞意鄙浅,非叔和本意,但以其显浅,医家入门偏热是书,自立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似通非通,脉理之精义因而转晦。代代流传,遂仅余粗略之论廓,脉诊之精华尽失,为人师者心中固已茫茫,而学者更加无所适从,以致「脉学」一道逐渐失传。真理因而不明,人皆视「脉学」为虚无之谈而鄙之。循环以下,医者不得不致力於辨证之法。临床诊病之时皆以病者口述之证状及体态神色为主,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仅为表面之「象」。其真假难论,体内复杂之病理不明,发病之根源难寻。治疗之法不免局限於症状之解除,因而无法澈底根本治疗。
5、病者之患虽然暂愈,而病根未除,必反覆发作,不得尽愈矣!.---然若医者能尽知脉理,临床施治之时,手下三指,左右细寻,郎立刻能洞悉病者五脏之腑寒热虚实之情。处方之际,依据脉理所示,必能全面掌握病况之来龙去脉,本、标,先,后,而加以整体之治疗。不但使病情立退,而全身之健康得以渐复。此为「正本清源」,除病务尽之法,亦为我中华医学精华之所在,远胜西法局部症状治疗之弊,不知脉者,何能为之?因之「脉诊」之学,实为中医四诊最最精要之一门,为医者不可不潜心研究,以求精专。实用脉诊概论及六病脉之研究中医传统之诊断法则,皆以「八纲」为主,
6、将病者所表现之症状,归纳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基本分类,以为病理分析之依据。临床时,着眼於症状之变化,故称「八纲辨证法」。然如前文所言,病者口述之证状,以及求诊时之形色,仅为片段主观之感觉,只可供参考之用,如全以为处方之重要资料,则必不够充实。故辨证法实不足以研判现代社会所生复杂万端之疾病。况且,病家求诊时,未必具备书中所条列之理想化证状,供医者诊断。因之误诊之失在所难免。再者传统之辨证法,内容极端繁杂,条文充斥,不仅学习费时费力,且必然限制后世学者之思考能力,而陷入背诵之窠臼。临床时,不易随证应变。因之为
7、求更精密,更深入,更灵活之断证之法,唯有以脉法为主。临床实用之切脉诊法,依笔者多年之研究,应以下列三组脉象为主,此三组之间各有错综复杂之网状连络,彼此互相配合以成一完整之体系:.---第一组:六病脉:「大、小、缓、急、滑、涩」,此六脉为入门之基本脉法,用以研究中医传统之「八纲」诊断。脉法精要而准确,远较传统之辨证法迅速而实在。第二组:五脏脉:即「心、肝、肺、脾、肾」,研究五脏之根本,正邪之病理变化。脉法深入而实用,并能配合现代医学之病证分析,临床价值极大,为中医脉诊之核心。第三组:六气脉:即「三阴三阳」之病脉,其中三阴
8、脉与前段五脏脉略有重覆,而三阳脉即为六腑之病脉。此六脉亦研究人体生理与「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关系,脉法颇为特殊,亦能与现代社会之常见疾病相应。此三组脉象并非独立存在,应用时须彼此配合应用。医者必须融会贯通,方可全面掌握病者全身正邪进退之变化,其精奥之处亦在於斯。现将此三组脉象之诊法略述如下:第一阶段为六病脉,即为「大、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