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5974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6
《《有无相生》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无相生》导学案自主预习区文题解读“有无相生”一语出自《老子》第二章,原文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意思是说,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对照,高和下相互补足,乐器的声响和人的声音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对立的双方是紧密相连,相反相成的。目标锁定.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每段文字的基本内容。.鉴赏每段文字包含的道理,了解老子语言凝练畅达,带有警句格言式的特点。.体会老子深刻的
2、思想和他的一些立身处世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基梳理.字音字形①厌恶(ù) ②凶恶(è) ③自矜(ī)④青衿(ī)⑤竹篙(ɡā)⑥枯槁(ɡǎ)⑦户牗(ǒ)⑧庸俗(ōɡ)⑨连累(ě)⑩累土(é)⑪毂(ɡǔ)⑫埏埴(āí).通假举要①自见者不明:“见”同“现”,表现②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荒谬。一说通“忘”,遗忘③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④起于累土:“累”通“蔂”,盛土的工具,土笼子.实词类举()常见实词①长短相形:对照,比较②企者不立:踮着脚跟③自伐者无功:自我夸耀④自矜者不长:矜,自以为贤能;长(ǎɡ
3、),指得到敬重()一词多义①形②共③明④易⑤知⑥为()词类活用①斯恶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道丑②为无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③事无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做事④味无味: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味⑤图难于其易: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容易的地方⑥为大于其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小的地方⑦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事⑧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古今异义①跨者不行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②民之从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③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几乎(差不多)成功。
4、今义:相当于“多少分之一”。④人之生也柔弱古义:柔软。今义:软弱。⑤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使坚强。⑥埏埴以为器古义:来做。今义:认为。⑦自见者不明古义:不能明理。今义:不清楚,不明亮;不懂得。.常见虚词①斯②其③几④当.特殊句式()判断句①死而不亡者寿。②前后相随,恒也。③柔弱者生之徒。()介宾短语后置句①报怨以德。②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⑤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宾语前置句①自胜者强。②自知者明。()被动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名言名句(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课堂互动区文本探究.选文主旨本课选文阐释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正因为如此,老子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6、”,“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
7、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句段赏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赏析 老子教导人们,不仅要看重正面,也要看重反面,要从反的关系里观察正面的含义。人们既要看重事物间相对的比较关系,又要看重超脱相对关系的绝对统一的关系。老子重视对立物的相互影响、渗透、
8、转化,这是朴素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为人处世要多一些理性,既要看到一件事情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与不好、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能片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