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ID:39929280

大小:4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5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湟谷工业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湟谷地”工业发展问题研究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重点区域,又是中国三大水能富集区之一。随着改革开发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区的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这里社会发育程度低、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等问题突出。本文就振兴河湟谷地工业、加快经济发展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一、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工业发展现状河湟谷地是青海省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青藏高原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区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纺织、水

2、电工业为主体,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本区现有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宁地区和海东地区,其他地区主要是畜产品和初级加工小型工业。西宁市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2/3。“十五”14以来,西宁市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5.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2.04亿元,五年内分别增长了4.64%、21.06%、43.27%、36.07%、30.47%。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7.67%提高到2005年的34.53%,工业拉

3、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作用明显,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4.04%上升到2004年的59.09%,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的增长。与此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由2001年的4.32%提高到2005年的9.14%,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1年的25639元提高到2005年的107816元,提高3.21倍;实现利润由2001年的357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17286万元。目前,西宁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由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北川工业带等,“

4、一区多园”格局已经形成,形成了以冶金、电力、建材、化工、机械、纺织、中藏药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海东地区工业基础较薄弱,以农业生产为主,其社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约为1/3。“十五”14期间,海东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6亿元,年均增长19.36%,工业增加值由9.22亿元增加到21亿元,年均增长17.92%,工业投资由4.8亿元增加到12.8亿元,年均增长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3.5%提高

5、到27.6%,提高了4.1个百分点。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采矿冶炼、建材、水电、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格局,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生产能力达275万吨,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60%,以硅铁、碳化硅、电解铝为主的高能耗冶炼业不断壮大,分别占全省的50%、20%、11%,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水电装机容量由2000年的28万千瓦发展到目前的204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72万千瓦,水电将成为海东地区工业经济中的又一个主要产业。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以外的尖扎、贵德、共和等县,工业基

6、础落后,近年来工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到2005年末,三县工业产值达119719万元,占GDP的40.49%,但从结构来看,除水电开发发展迅速外,其他工业发展非常缓慢。(二)金融支持工业发展情况“河湟谷地”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近年来金融机构工业贷款呈现出下降趋势,2005年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工业贷款余额为427021万元,较2000年减少了254138万元,下降37.31%,这与企业存款持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005年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1831996万元,较2000年增加了80

7、2613万元,增长77.97%。在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下降的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却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对区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开发投放了大量信贷资金。(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业发展在区域分布上不平衡。从整个河湟谷地来看,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两地的工业增加值占河湟谷地工业增加值的85.65%,而其中西宁市更是占65.73%。从企业规模来看,区内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其他地区大都为中小型企业。14从产业分布来看,西宁市已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纺织、化学、电力、中藏药等为主的

8、工业格局,尤其是机械、冶金等为西宁市的支柱行业。海东地区虽然初步形成了采矿冶炼、建材、水电、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但大都为小型企业,工业内部的主导产业不明显,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区内其他地区除水电业发展较快外,其他工业发展缓慢。2、工业结构不尽合理,向重型化工业发展明显。整个河湟谷地轻、重工业的产值比约为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