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ID:25439355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0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_第1页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_第2页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_第3页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_第4页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青海的河湟地区是湟水与黄河交汇地带,居住着回族、土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属多民族聚集地,在这里,每个民族都以其宽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进行情感和文化上的交流和认同。他们的相互交流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联系,这既是表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又体现了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并且使得河湟文化体现出交融性,呈现出渗透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下面就以撒拉族音乐文化为例阐述河湟地区音乐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特色。  一、河湟地区撒拉族历史文化背景  撒拉族

2、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史称撒拉尔、撒拉。元代迁入青海的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州人与周围蒙、回、汉、藏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融合,共同繁衍生息在河湟两岸,发展成今天的撒拉族。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衍生必然依附于其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之中,撒拉族也不例外。显而易见河湟地区撒拉族民间音乐的多元性特征无疑是撒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共生性、融合性和兼容性所决定的。  据近代民族学者考证,撒拉族先民东返故土,定居河湟两岸,虽然有多种原因,但对东方故土文明的眷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撒拉族聚居的河湟谷地,

3、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历史上居住过不同的部落、部族和民族。考古资料表明,古代羌人就在此地生息活动过。河湟谷地出土的大量古代遗存都表明,这些远古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元的古代文明和文化积淀对迁入河湟两岸的撒拉族民族的文化无疑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7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撒拉族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容。其悠久的族源历史、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吃苦耐劳、善于吸纳包容和交融的民族性格催生了其丰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形成了穆斯林文化中别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集

4、合体。  二、河湟地区撒拉族音乐与民族环境的关系  音乐离不开语言。分析民族音乐也应该从分析民族语言入手。撒拉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撒拉族文学艺术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承。撒拉族所使用的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族、乌孜别克等族语言相近,同属于粘着语类型。撒拉语本身就体现着多元性的特点。由于与汉、藏、回等族长期相处,很早以前撒拉族就从汉、藏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而伊斯兰教的影响使撒拉语中也掺杂着一些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撒拉语中,还有不少藏语借词。部分撒拉人曾娶藏族女子为妻,还会讲一口

5、流利的藏语。足见撒拉族与当地藏族密切的融合关系。解放后,随着撒拉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撒拉族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吸收了现代汉语单词和术语,大大丰富了撒拉族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也影响、促成和丰富了撒拉族民族音乐的发展。  就音乐本身来看,撒拉族无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7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撒拉族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交汇融合中,创造出了自己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表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撒拉族人自己创作、自己演唱、自己欣赏、自己传播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

6、结合的艺术形式,恰如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既显现出多元文化的基因,也保留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它多以口头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本民族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也吸纳、借鉴其他民族的艺术元素。因此,流传至今的撒拉族音乐艺术,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乃至不同民族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是河湟地区撒拉族人民独有也是多民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三、河湟地区撒拉族民间音乐的表现特征  (一)河湟地区撒拉族民歌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河湟地区撒拉族民

7、间音乐的代表当属撒拉族民歌。撒拉族的民歌与该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性格和劳动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风味浓郁,乡土气息浓厚。撒拉族民歌在唱词上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汉、藏两种语言。在民歌的发展过程中,除保留了本身的一些特点外,也折射出他民族文化元素对撒拉族音乐直接或间接的种种影响。由于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尚习俗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自成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玉尔(情歌)、花儿(少年)、宴席

8、曲、小调、儿歌六种类型。有趣的是,撒拉族也将民歌分为室内礼俗性的家曲和野外民俗性的野曲两大类。家曲和野曲内容形式皆有不同,形式之限不甚严格,内容的限制却极其传统和严格。野曲只能在户外山林和农牧生产环境中演唱。且要回避长辈和亲属。这与河湟地区的土族、汉族的民风民俗和演唱欣赏习惯如出一辙。显然是互相影响、互相参照的结果。  (二)河湟地区撒拉族民歌的分类形式及其特征  1.劳动号子  撒拉族先民在定居河湟沿岸之后,受汉、回、藏、土等民族的影响和帮助,很快熟悉并运用了农耕、畜牧、建筑、木材加工等生产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