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1295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浅议数学课到位的课堂提问0919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议数学课到位的课堂提问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但问要问得到位,许多教师课上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较低,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到位问题。一、把握难度课堂提问,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
2、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为什么有经验的老师提问,总能于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难度,最后圆满地完成任务?我以为他们是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新知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如学完《函数》后,复习函数单调性问题时,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已知在(-∞,1)上单调递减,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一设问是在已知区与最
3、近发展区的结点上,学生会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等问题解决了,再进一步问:(2)改函数为又如何?学生在新的已知区上又进行新的思考,最终(2)也解决了。(3)如果改已知函数为呢?这个问题虽难度很大,但由于是在新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交汇点上进行的提问,问题也马上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提问深度恰到好处,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这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二、控制频率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于突出。有专家曾指出单
4、一的课堂提问,在越高的年级使用应该减少一些。也就是说,在高年级使用单一的课堂提问弊大于利。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据观察,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5~35分钟左右,所以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精心设计成二三个大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问题解决了,这节课就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内容,包括分析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等,然后出示例一:解不等式 (x+4)(x-1)〈0 教师
5、提出问题1:此题可以怎样解决?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出本题既可以去括号转化为x2+3x-4<0,按上节内容去解决,也可以不去括号,直接画出二次函数y=(x+4)(x-1)的图象,用上节方法解决;还可以依据“若AB=0则A=0或B=0”转化为两个一次不等式组去解决。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必将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学生解决上例后,教师可出示练习题:把“〈0”改为“0”。这样必将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也达到了一题多练的目的。练习完毕,教师出示例二:解不等式,提出思考问题2:能不能转化为例一形式去解决?若能,依据是什么
6、?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应用乘法与除法符号法则的一致性,把 转化为(x+4)(x-1)〈0 去解决。此时,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趁热打铁,再提出和例一类似的问题3:若把“〈0”改为“0”,还能转化吗?即把不等式转化为(x+4)(x-1)0且x-10去解决。大部分学生会丢掉x-10。把两种解题过程同时用投影打出让学生评判,学生恍然大悟,教学内容顺利完成。这也必将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设置坡度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
7、然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解决如下问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什么?可先补充这个问题: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什么?又如,学习了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后,对求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极易忽略对sinx〉0的考虑,为了能引导学生,可先补充这样两个问题:(1)x取何值时,y=sinx的函数值大于零?(2)求函数y=sinx ()的单调区间?有了这些问题的铺垫,学生对原问题的解决就会简单些。四、巧选角度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问在学生“应发而
8、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是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