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

ID:39902210

大小:11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4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_第1页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_第2页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_第3页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_第4页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诂学历年考试试题10页正反面5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1月训诂学考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工作,可称为“训诂”的是()A.以今语释今语B.以今语释古语C.以汉语释外语D.以方言释方言2.“故训”是()A.偏正式复合词B.联合式复合词C.动宾式复合词D.主谓式复合词3.《世说新语•贤媛》:“(范)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其“愧”字之义应释作()A.内疚B.羞愧C.感到不安D.感谢4.《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其“信”用该字()A.本义B.直接引申义C.假借义D.间接引申义5.《荀子•儒效》:“遵道则积,夸诞则虚”。王念孙认为“道”应作“遁”。这是古书中的()A.通假字B.讹误字C.

2、异体字D.同音字6.“或”与“域”最初是()A.音同义异之字B.音义有别之字C.形义有别之字D.音义无别之字7.清代典籍中,每每以“元”代“玄”,这是()A.避讳而改字B.古音通假C.形近而讹D.异体字替代8.《荀子•非相》:“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有人释“党”为“直言”。这是误释()A.古体形字B.古音通假C.古方俗语D.古代语法9.《说文》:“驰,大驱也。”即车马疾行。《木兰诗》:“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以上两例之“驰”,其义()A.相关B.相同C.不相干D.相反10.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

3、婴孩。”前后两例的“孩”相较()A.二者意义相同B.二者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C.后者词义有所转移D.后者变为褒义词11.《诗•大雅•生民》:“诞置这隘巷。”毛传:“诞,大。”毛氏之释是()A.将实词释为虚词B.将虚词释为实词C.将动词释为形容词D.将形容词释为动词12.《荀子•荣辱》:“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这组排比句中,句末“越”“楚”、“雅”三字,词性相同,词义相类,这属修辞手法的()A.对比B.双关C.借代D.互文13.《列子•汤问》:“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荀子•劝学》:“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不言“匏

4、巴鼓琴”而言“匏巴鼓瑟”,这是()A.古音通假B.文字讹误C.变文以避复D.变文以协韵14.《论语•阳货》:“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以上两例“草”之义()A.二者相同B.二者无关C.后者引申出前者D.前者引申出后者15.《吕氏春秋•期贤》:“然则君何不相之。”高诱注:“何不以段干木为辅相也。”高氏之注指出“相”字用法是()A.名词的意动B.名词的使动C.动词的意动D.动词的使动16.《释文》给《诗经》某字注音为“子桑反”,则该字韵母()A.与“子”相同B.与“桑”相同C.与“反”相同D.与“子”“桑”“反”均无关17

5、.《说文》释某字形体结构为“从手下目”。该字是()A.象形字B.指事字C.形声字D.会意字18.《尔雅•释训》:“穆穆,肃肃,敬也。”这属义训中的()A.同训B.递训C.互训D.歧训19.“言”这一训诂术语往往用来()A.训释词义B.申述章旨C.串讲文意D.阐述语法20.以下著作,属于随文作注的训诂专著是()A.《广雅》B.《诗集传》C.《读书杂志》D.《经传释词》二.多项选择题21.“谓之”这一训诂语,可()A.用以注音B.用以释义C.用以辨析同义词D.纠正误字E.写作“之谓”22.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所释对象有()A.《春秋》B.前人对《春秋》之注

6、C.《左传》D.前人对《左传》之注E.《春秋公羊传》23.《说文解字》这一训诂著作,是我国第一部()A.兼释形义的字典B.义训之书C.形训之书D.百科分类词典E.按部首排列的字书1324.《方言》中指出词语的来源及使用地区范围时,所有术语有()A.通语B.转语C.凡语D.古今语E.古雅之别语25.“樊,藩也。”“需,须也。”用这种训诂方法作释,训字与被训字()A.古音相同或相近B.可能同源C.可能有相同的义项D.可能音义全同E.可能一为本字,一为借字三、名词解释26.歧训27.他校28.《毛传》29.变文30.始一终亥四、简答题31.简述顾野王《玉篇》的主

7、要特点。32.《说文》:“拙,不巧也。”又“假,非真也。”说明此种表达字(词)意义方式的名称和特点。33.《说文新附》:“劬,劳也”。《诗•小雅•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从词义构成角度说明“劬劳”与“得失”二词的区别。34.黄侃说:“小学家之训诂费园,而经学家之训诂贵专。”如何理解黄氏此说?五、判断分析题35.(8分)《说文》:“元,始也。”又“湄,水草交为湄。”《尔雅•释诂》:“元,始也。”又《释水》:“水草交为湄。”由此可知,《说文》与《尔雅》是性质相同的著作。此说法当否?为什么?36.(7分)《左传•

8、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杜预注:“使得其所宜。”《礼记•檀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