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00139
大小:9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4
《教案(李钥)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为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主要包括四个要点,核酸的种类、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核酸的功能。本节侧重点是学生了解核酸的分布和分子结构。后面章节中有涉及到DNA携带遗传信息,以及在《遗传与进化》中重点介绍DNA的本质,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二、学前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已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基础性的了解,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遗传的学识,可是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
2、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老师授课时一定要化抽象为具体,在直观教具的辅助下,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再有,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有一些潜科学概念,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该多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⑴说出核酸的种类。⑵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⑶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二)过程和方法:⑴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⑵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⑶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尝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三)情感态度
3、和价值观:⑴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⑵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二)教学难点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1)核苷酸分子结构图。(2)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长链动画演示。2.核苷酸卡纸模型。3.实验材料的准备六、教学简易流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两个破案的故事进行引入。(给
4、两个案例,让同学们扮演警察,让他们分析案情,进行“破案”,从而引入核酸的内容)。(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通过对实验的讲解或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同学们分小组做实验让同学们知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三)核酸的分子结构---------通过卡纸模型以及图片的结合讲解,将抽象化为形象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核酸的分子结构。(四)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师生一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导入新课教师讲解故事,从而引出DNA指纹鉴定法。
5、学生进行思考,并陈述自己了解的关于DNA指纹鉴定法的知识。广东省著名主持人陈旭然被杀案件的背景资料。引出核酸的内容,从生活引入至课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有材料试剂设计实验。小组协同合作,根据现有材料试剂拟好实验方案,并设计出完整实验过程。实验试剂、实验材料锻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更有利于其理解实验结果。准确引导并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认真操作,掌握实验要领实验仪器、材料、试剂等。锻炼实验能力。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显微镜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核酸的分子结构讲解核酸的基
6、本单位是核苷酸,使用卡纸模型演示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拼接成核苷酸。鼓励启发学生上讲台展现自己,并帮助学生理解连接过程。多媒体播放核苷酸结构,并连接成DNA长链。观看演示理解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学生上讲台用脱氧核苷酸卡纸模型演示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观看动画并加深核酸分子结构的理解。卡纸模型多个脱氧核苷酸卡纸模型模型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直接的视觉感观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供上台展现自我的机会。准确总结,巩固新知识。教学总结组织学生归纳总结DNA与RNA的区别。学生画表格归纳DNA与RNA的区别,在归纳中同
7、时理解。DNA和RNA区别表格。学生自己动手,印象会更加深刻,同时掌握归纳总结能力。八、板书设计§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1.种类:DNA和RNA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三、核酸的分子结构1.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2.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3.DNA与RNA的区别4.遗传信息多样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