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88037
大小:55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14
《税收负担与税收成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税收负担与税收成本一、税负理论(一)税收负担的定义纳税人因向国家缴纳税款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家与纳税人在社会产品分配上的关系。税收负担率=所纳税款/纳税人收入◎名义税收负担与实际税收负担(多数情况同向变动)◎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以超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为例:当所得额增量增税边际税率平均税率2000000025005002525/500=5%25/500=5%30005007575/500=15%75/1000=7.5%在比例税情况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在累进税情况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二)税收负担
2、的衡量指标◎总体指标⊙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个别指标⊙企业纳税总负担率(各种纳税总额∕同期营业收入)⊙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所得税额∕同期会计利润)◎“拉费曲线”简介美国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费提出税收负担与税收和经济的关系政府取得税收收入oCD拉弗曲线A高税率不一定带来高的税收收入,高税收收入不一定需要高税率100%B税率(三)案例分析☆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增值税类型按税基大小排序: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生产型是指对购入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其折旧作为增值额的一部分据以课税。由于这种增值额是按国民生产总值的口径计算出来的,所以称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是指对购入固定资产允许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分期扣减;即从增值额中减去当期折旧,据以课税。由于这种增值额是以国民收入的口径计算出来的,所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是指对当期购入固定资产总额允许从当期增值额中一次扣减,这等于只对消费品课税,因而称为消费型增
4、值税。增值税按税基大小排序: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例如某公司2008年不含税销售收入5000万元,不含固定资产的购进项目的进项税额为300万元,当年购进机床的含税价为2340万元(其中增值税340万元),税率17%生产型消费型应纳增值税5000×17%-300=5505000×17%-300-340=210增值税税负550/5000=11%(550-340)/5000=4.2%如果再考虑出口退税,实际增值税税负更低(如软件产业芯片出口)(四)纳税筹划中税收负担判断原则◎相对减少税负原则相对于收入、利润的变化(相对税负的
5、下降)◎整体利益原则税收利益要服从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可为降税而自我限制利润和销售额的增长。◎口径一致原则(保持期间、基数的一致性)◎综合税负原则(避免只关注减少一种税负,而忽视可能引发其他税的税负增加。销售收入纳税2007年500万元30万元6%2008年1000万元50万元5%二、税负转嫁(前述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之一)(一)税负转稼的定义指纳税人将自己应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其他人负担的过程。税负转嫁纳税把应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负担税负归宿税负由负税人最终承担,不再转嫁税负归宿是税负运动的终点税负完全转嫁税
6、负转嫁税负部分转嫁税负完全不转嫁税负转嫁只会导致税收归宿的变化,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国家税收并未减少(二)税负转稼的方式☆前转(顺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税款缴纳者税收实际负担人☆后转(逆转)原料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供应者税款缴纳者税收实际负担者税负转嫁过程税负转嫁过程☆税收资本化(税收还原)—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在未来要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进价格中预先扣除。(税负后转的特殊形式,只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如土地)缴纳土地税前的土地价格10000元/亩,土地税1000元/亩,购买者支付的入地价格
7、9000元/亩☆散转(混转)(三)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1、商品供求弹性决定税负转嫁程度◎供给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为零,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没有反映,税负转嫁极易实现供给弹性为零,生产者对价格变动无反映,税负会完全向后或不转嫁而由生产者承担当需求弹性有完全弹性时,税负不能转嫁供给有完全弹性时,税负则可以完全转嫁出去以上只是理论分析中的假设,实际生活中极少出现。纳税人转嫁税负所面临的情况通常是需求与供给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动的情况下,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见下图一D需求线S1税后供给线S税前供给线P3
8、P1P2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和归宿的情况是:税后买方支付的价格由P1上升到P2,卖方所得价格由P1下降到P3,P2-P3为全部税收,且P2-P3=(P2-P1)+(P1-P3),税收由买方和卖方共同负担,买方负担P2-P1,卖方负担P1-P3,且P2-P1>P1-P3,税负大部分向前转移给买方(消费者)D需求线Q供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