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

ID:39882351

大小:2.2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7-14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_第1页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_第2页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_第3页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_第4页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交换理+符号互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社会交换理论什么是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理论流派,以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把人类的社会互动都看作交换报酬和惩罚的理性行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得-布劳、乔治-霍曼斯等。第一节交换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和 思想渊源一、社会背景——5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的动荡和功能主义的衰落冲突理论——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稳定的缺点;交换理论——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宏观的缺点。二、思想渊源1、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人的行为就是理性地计算成本和收益的过程。吸收古典经济学

2、的假设:①每个人都是最大利益的追求者;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④垄断独占下的价格必然高于自由竞争下的价格。2、文化人类学;早期人类学对“非市场”交换的发现——如交换妇女的行为(弗雷泽);马林诺斯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的区分;摩丝:促使个人进行交换的不是个人因素,而是社会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交换对等原则的发现。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强调外在条件对人的行为和人格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主要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人的外在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持环境决定论,机制为“条件反射”。

3、②主要代表人物: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如果某一刺激持续地与另外一种产生某种既定生理反应的刺激一起出现,那么,这一刺激本身本身也会产生那种反应。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张观察人类的行为。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 交换理论乔治-霍曼斯(1910—)美国社会学家,交换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个人,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命题,并推广到社会结构的解释中去。主要著作有:《社会行为:他的基本形式〉1961、《社会交换的性质〉等。一、霍曼斯的基本概念行动(活动):群体成员具有的行为表现,特点是逃避惩罚、追求报酬;报酬:满足机体的某种需求的某种强化物,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

4、性的。刺激:环境中的暗示,能引起个体的反应;成本(代价):进行活动时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惩罚;资源:个人的全部特性和经验(性别、技能)。剥夺:获得奖励到下一次奖励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刚刚得到的报酬使个体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二、基本命题1、成功命题:人的行为越是频繁地得到回报,就越有可能遵循这些行为。2、刺激命题:情景再现可以导致行动再现;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约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为;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频繁地得到某种回报,回报的追加对他来说越没有价值;5、攻击-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受到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有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出

5、现攻击性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期时,或者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时,就会高兴并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6、总结性命题(理性命题):行动是由成功和价值共同决定的——a=pv。■局限性:1、心理还原主义: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2、理性经济人假设:人的行为并不都是理性的;3、简单化倾向:忽视了人和动物的区别。4、对等原则:不符合实际;5、无法解释宏观的、群体现象。第三节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彼得-布劳,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受G.C.霍曼斯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结构主义交换论的代表人物。1918年2月7日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

6、。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康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出任过1973~1974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后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官僚制组织动力学》(195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美国职业结构》(合著,1967)、《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1977)等。一、布劳对霍曼斯理论的完善1、必须跳出行为主义对人类行为过分简单化的定义;2、必须要改造人类是完全理性动物的粗糙观点;3、霍曼斯理论只适合解释直接的人际互动。二、社会交换的概念1、社会交换

7、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一种自愿性行为。2、特征:■参与各方都期待他人的回报(施舍不属于交换行为);■交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自愿行为。3、与经济交换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经济人”那种理性选择的特点同样会出现在社会交换领域,经济交易中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社会交换领域。■区别:①媒介:②规范:③情感:4、影响社会交换的规范(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