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39968
大小:287.92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12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陈钦博士2006年8月21日内容框架1、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2、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3、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价;4、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5、公益林生态补偿费的分配机制;6、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7、福建省现有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案例研究。8、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1、国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有:(1)森林趋势组织的SaraScherr博士(2002)认为,由公众对生产者所提供的生态效益进行支付,由私人组织开展生态效益交易;各种补
2、偿手段各有优缺点,究竟采用哪种手段更合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RalphHeimlich(2002)认为,在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并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应当科学确定政策目标,合理确定补偿金额和补偿期;(3)加拿大的CaryBull博士(2002)构想了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网络框架,该框架包括国家级碳网络、森林的培育者、认证机构、风险管理机构、温室气体交易所和联合国相关机构,并且说明了这些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职责;(4)从国家和地区角度测算,森林保护的
3、总效益超过其机会成本。然而,从森林所在地角度测算,森林保护的成本显著地超过其效益。可见,森林保护的效益主要归国家和地区,而成本大部分由当地负担。所以,如果没有其它收入转移机制,那么当地居民的森林保护成本应当得到补偿。(MatleenaKniivilä,VilleOvaskainenandOlliSaastamoinen,2002)(5)Landell-Mills(2002)对全球出现的森林环境服务市场进行综述,指出国际上有280多个实际存在(或计划)的森林环境服务补偿的案例,其中生物多样性交易72个
4、,森林生态旅游服务51个,固碳服务75个;(6)指出:哥斯达黎加利用温室气体贸易、生态旅游、生物制品的收益分成筹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ReneCastro,LuisGamez,FranzTattenbachandNaomiOlson,1998)。国外生态补偿实践主要通过公共支付体系、交易体系和自主协议进行;公共支付体系具体政策手段包括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和建立林业基金进行补偿。国外对森林的扶持和补偿主要通过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使林主有稳定的预期,防止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政策风险;而且国外对公
5、益林补偿的法律规定比较详细,易于操作;并且,具体操作时一般都签定合同,以合同形式规定林主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对公益林生态补偿进行理论研究比我国早,国外市场化补偿的实践案例比我国多,但是总体上还是较少,所筹集的补偿资金占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总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低,仅靠市场机制不能满足补偿资金的需要,不过国外市场补偿实践经验有的值得我国借鉴。由于国情和林情不同,也不能照搬这些经验。对公益林的经济扶持离不开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条件,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林情开展此项研究。2、国内
6、目前我国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采用公共支付体系,一些地方也向受益者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其中从水、电收入中提取补偿费较多。中央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历程:第一阶段:向受益者收费方案(1996年);第二阶段:政府基金分成方案,从14项政府基金(专项收费、附加)收入中抽取3%(1999年);第三阶段:国家重点公益林中央财政补助方案,在全国11个省区、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当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人民币,共涉及2亿亩国家重点公益林;2004年从非天保工程区选择4亿亩先期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7、实施范围,每年中央财政拨款20亿元,每年每亩还是5元。(二)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1、公益林补偿制度变迁分析通过对公益林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变迁分析,认为:政府实行公益林的正式制度变迁时,必须充分考虑林农的非正式制度;通过对公益林的制度变迁方式分析,得出:政府对于公益林必须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文章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阐明了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需求和供给意愿均存在。(1)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第一,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诺思认为,企业家总想创新制
8、度来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格不高的要素和产品,节约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格较高的产品。诺思以劳动力和土地相对价格变化为例进行说明:西欧中世纪,劳动力稀少,土地丰富,这时产生了针对劳动的制度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变得相对稀缺,土地价格升高,产生了针对土地制度的需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资源变得相对稀缺,森林生态资源也越来越成为稀缺性资源,森林生态的相对价值正在不断提高,因而会产生保护和建设公益林的制度需求。保护和建设公益林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正是为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