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28171
大小:53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2
《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抛物线的焦点与准线(高中知识有关)九上P54、活动2(新书)一、高中知识:文科选修(1-1)P53-55;理科选修(1-1)P56-59抛物线的几个定义: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公式: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二、试题:1、(2010黄冈市,25,15分)已知抛物线顶点为C(1,1)且过原点O.过抛物线上一点P(x,y)向直线作垂线,垂足为M,连FM(如图).(1)求字母a,b,c的值;(2)在直线x=1上有一点,求以PM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PFM的P点
2、的坐标,并证明此时△PFM为正三角形;(3)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是否总存在一点N(1,t),使PM=PN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2年山东潍坊市24.(本题满分11分)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2,0)、B(2,0)、C(0,-1)三点,过坐标原点0的直线y=kx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分别过点C,D(0,-2)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1)求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证以ON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3)求线段MN的长(用k表示),并证明M、N两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等于线段MN的长.3、
3、湖北省黄冈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24、如图所示,过点F(0,1)的直线y=kx+b与抛物线交于M(x1,y1)和N(x2,y2)两点(其中x1<0,x2>0).(1)求b的值.(2)求x1•x2的值.(3)分别过M,N作直线l:y=﹣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1和N1.判断△M1FN1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4)对于过点F的任意直线MN,是否存在一条定直线m,使m与以MN为直径的圆相切.如果有,请求出这条直线m的解析式;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1yxO(第28题)1234-2-4-33-1-2-3-44124、2010年南通市中考试题
4、(五中月考)28.(本小题满分14分)(2010年南通市)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4,3)、B(2,0)两点,当x=3和x=-3时,这条抛物线上对应点的纵坐标相等.经过点C(0,-2)的直线l与x轴平行,O为坐标原点.(1)求直线AB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A为圆心,AO为半径的圆记为⊙A,判断直线l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设直线AB上的点D的横坐标为-1,P(m,n)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动点,当△PDO的周长最小时,求四边形CODP的面积.第22题图ABQOyxPC5、(2011-201
5、2福州市九上期末考试题)22.(14分)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2,0)、B(0,1)两点,且对称轴是轴,经过点C(0,2)的直线与轴平行,O为坐标原点,P、Q为抛物线()上的两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点P为圆心,PO为半径的圆记为⊙P,判断直线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线段,G是PQ的中点,求点G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6、(2012四川资阳9分)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上,过点F(-2,2)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点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边),MA⊥x轴于点A,NB⊥x轴于点B.(1)(3分)先通过配方求抛物线的顶
6、点坐标(坐标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再求m的值;[来&源#%:︿中*教网](2)(3分)设点N的横坐标为a,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点N的纵坐标,并说明NF=NB;(3)(3分)若射线NM交x轴于点P,且PA×PB=,求点M的坐标.抛物线的焦点与准线(高中知识有关)答案1、(2010黄冈市,25,15分)【分析】.(1)抛物线的顶点为C(1,1),可设解析式为y=a(x-1)2+1,又因抛物线过原点,可得a=-1,所以y=-(x-1)2+1,化简得y=-x2+2x,即可求字母a,b,c的值;(2)由FM=FP,PM与直线垂直,可得,∴,代
7、入y=-x2+2x,解得∴点P坐标为(,)或(,),所以分两种情况,通过计算可得△PFM为正三角形;(3)由PM=PN可得=,整理得,,解得,(舍去),故存在点N(1,),使PM=PN恒成立.【答案】.(1)a=-1,b=2,c=0(2)∵FM=FP,PM与直线垂直,∴,∴,把代入y=-x2+2x,解得∴点P坐标为(,)或(,),当点P坐标为(,)时,MP=MF=PF=1,∴△PFM为正三角形,当点P坐标为(,)时,MP=MF=PF=1,∴△PFM为正三角形,∴当点P坐标为(,)或(,)时,△PFM为正三角形;(3)存在,∵PM=PN
8、,∴=,两边同时平方得,=∵y=-x2+2x,∴,解得,(舍去),故存在点N(1,),使PM=PN恒成立.【涉及知识点】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第(1)问较简单,考查大多数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