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

ID:39815333

大小:716.51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7-12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2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3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4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辅导核心: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模块: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能力理解鉴赏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筛选信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分析导入:信息,这是当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从阅读学,尤其是学习性阅读来说,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考试说明》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

2、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概念阐释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问题。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这“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解题指导一个原则:忠于原文启示: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一个原则两个观念三个步骤两个观念: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

3、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问:请把这三个步骤简单勾画成一个“流程”。文——题——文——题——答基本方法1、主旨辐射法:根据题目要求,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为导向,研读文章中的语言材料,将目标信息进行辨别、提取、组合。2、词句提取法:即以有效信息为目标定向搜寻文章中的语言材料,将表明信息的关键语句直接摘录、辨别、重组。3、题干反溯法:利用题干中的有关信息,返回到文中筛选并整合信息。3、“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4、”,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6分)(06福建卷)⑴筛选时,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⑵还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⑶表述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结构要大体一致,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为了准确地筛选、整合和表述,作题时还需重视以下几个细节:总结:四种答题方法:(

5、1)满足要点法:首先要满足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也不要“多多益善”。其次,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短语或句子。再次,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题目,一定不要超过规定字数。(标点算字,超字扣分)(2)原句移用法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有一些题目,原文里确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我们只需把原句移用过来即可。(3)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有些题目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就应该根据题

6、目要求,首先从原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重新“组装”,最后作恰当规范地表述。(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有些题目,需要对全文进行分析,作答时就需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应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注意语句的通顺。解题常见失误及对策对策①认真审题,找准对应②审清题意,规范答题③明确要求,力图全面④审准题干,分点作答⑤苦练内功,打牢基础……失误①文不对题,答非所问②知识错误,心中无底③只图简单,答案缺漏④惟恐答漏,多多益善⑤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7、…言简意赅经典回放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03年考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chéng蔫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

8、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答: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乡里乡情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03年考题)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