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

ID:39805308

大小:430.61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7-11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_第1页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_第2页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_第3页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_第4页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评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柏申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工业化国家里,约40%的死亡由心血管病所引起,这也是导致瘫痪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心血管病也正在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的数十年中可以没有显著的表现,而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临床一直希望找到一些检测项目来预示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了解体内血脂状况的检测项目因而成为临床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检测内容随着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改变

2、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增多,在判断有无血脂代谢异常、监测调脂治疗后血脂变化等方面,血脂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常用的血脂检测项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HDL、LDL、VLDL、Lp(a)载脂蛋白ApoA、ApoB、ApoC、ApoE以及它们的一些亚类等不同血脂项目的检测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体内血脂的合成、代谢情况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都具有很大的价值这些血脂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哪些不同?应该如何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科学合理地选择血脂检测项目?血脂项目的检测结果应该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些正在成为临床心血管病专家、临床检验医学专家和有关学术团体密

3、切关注的问题早在1970年代早期,美国提出了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设想,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大量的动物模型、流行病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干预实验的基础上在众多的血脂异常检测项目中,最早被重视并应用的是血清总胆固醇一、总胆固醇一、总胆固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70年起进行了一系列设计良好、大范围、双盲随机的治疗冠脉事件的临床实验1984年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男子胆固醇每降低8.5%,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低19%(p<0.05)如何判断胆固醇水平?一、总胆固醇美国人群胆固醇合适水平的建立方法⑴检测方法学标准化后的人群调查⑵根据流行病学

4、及临床实验的资料确立的百分位点一、总胆固醇美国人群胆固醇合适水平的建立1976年~1980年进行的NHNES对美国人群的胆固醇水平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美国人群胆固醇水平分布的百分位值专家们推定,约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处于临界高危的状态,约十分之一存在冠脉疾病发病的高风险一、总胆固醇美国人群胆固醇合适水平的建立人群胆固醇水平的第75百分位值~第90百分位值[5.17~6.18mmol/L(200~239mg/dl)]定义为临界高危高于第90百分位值[≥6.18mmol/L(239mg/dl)]定义为高危人群一、总胆固醇NCEP于1988年发布ATPI中采用了判

5、断血清总胆固醇的这一标准。直至2002年发布的ATPIII,这一标准始终未变1997年的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也采用总胆固醇≤5.17mmol/L(200mg/dl)为合适水平,但提出我国人群中≥5.69mmol/L(220mg/dl)为高危水平一、总胆固醇胆固醇检测的初级参考方法和初级参考物质分别为NIST的ID-MS法和SRM911b纯化胆固醇次级参考方法和次级参考物质分别为CDC的Abell-Kendall法和NIST的SRM909,SRM1951a一、总胆固醇ATPIII对于总胆固醇的检测要求为CV≤3%;偏倚≤3%;总误差≤8.9%我国的要求与

6、之相同二、脂蛋白二、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颗粒数总数是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各种脂蛋白中这些颗粒总数决定了附着于动脉壁的几率致动脉硬化的脂蛋白在血脂中比例因人而异,因此血脂水平并不自动等于脂蛋白颗粒数二、脂蛋白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是非均相的多分散组份,其密度在1.006~1.063kg/L间,主要结构蛋白为ApoB-100LDL颗粒含血清中总胆固醇的约70%LDL-c水平与冠脉疾病关系密切NCEP一直将LDL-c作为降脂治疗首要目标二、脂蛋白高胆固醇血症本质上就是LDL-ch高于75th百分位值(ATPIII的定义)血中的胆固

7、醇的量并不是最主要的,致动脉粥样病变、损伤血管壁的颗粒数才是重要的LDL颗粒数取决于血中LDL生成速率和被清除速率二、脂蛋白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许多研究将LDL分为简单两类:①大而有浮力的LDL颗粒(LB-LDL),富含胆固醇;②小而致密LDL颗粒(SD-LDL),含胆固醇较少虽然SD-LDL含胆固醇较少,但致动脉粥样病变的能力却不亚于LB-LDL二、脂蛋白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D-LDL颗粒小,更易进入动脉壁,更易与动脉壁上的糖蛋白结合SD-LDL更易氧化SD-LDL更易引起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使血管内壁损伤二、脂蛋白1.

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现在认为至少可分为三类:①极大L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