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77204
大小:63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1
《《马说》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韩愈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作者写此文时,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做官,未果。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后世评价:“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25岁中进士以后,长期不被重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背景资料“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
2、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文体介绍请选择与“马说”的“说”不相同的项()A.《周公说梦》B.《爱莲说》C.《捕蛇者说》D.《说勤》A.D我来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停顿3、读通文意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食或尽粟一石()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我来巩固有时这等同怎么正确的方法通“现”显露通“才”才能通“耶”,吗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食食不饱()食之不能尽其材()不以千里称也
3、()以策之不以其道()吃通“饲”喂养吃通“饲”喂养用按照故虽有名马()虽虽有千里之能()策之不以其道()策执策而临之()安求其能千里也()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即使虽然鞭打鞭子指“千里马”语气词,表反问指“说天下无马的人”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我来品味:“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近似现代的杂文。常常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2、没有伯乐,千里马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3、千里马被埋没的真正原
4、因是什么?1、从哪里看出千里马和伯乐之间有着密切的依赖关系?4、文章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来谈谈(1)韩愈怀才不遇写文章(2)苏秦悬梁刺股苦读书(3)毛遂大胆自荐求重用(4)陶潜归隐田园乐悠悠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人?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哪位古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的重要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本文的论点。“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千里称也。”——千里马的悲惨结局。课时总结如果你是“千里马”却怀才不遇,你会向哪个古人学习?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章B.苏秦悬梁刺股终成材C.诸葛亮蛰伏隆中待明主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E.苏轼举杯邀月品人生F.
5、李白扁舟一叶醉江湖知识拓展思考: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不识马。2、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3、本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借千里马难遇到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6、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怎样的人?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遭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只辱于奴隶人
6、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马马虎虎,心猿意马,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说话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了缺点错误,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勤奋学习,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今后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平川,事事马到成功!老师寄语:作业: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写一则3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理由。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