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68188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1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细细观之,却也是心态种种气象万千。有的老师话音刚落,“刷”一声,顿时小手如林。有的老师再三启发,仍不见“一草一木”。有时孤芽独秀,有时三三两两……有的小手刚刚露出桌面,似举非举;有的小手端端正正在课桌上挺立,显得从容自若;有的小手高高举起,充满自信;有的把手臂伸直了仍嫌不够,使劲往上举,身子倾斜着;更有甚者,屁股干脆离开了座位,半蹲半站,生怕老师看不到……透过课堂提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思路,什么时候需要提
2、问题,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教师都要在把握教学目标﹑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科学巧妙地设计,以起到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已有知识、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迁移等作用,有时还要课堂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老师提问了,没有一个人举手,说明问题太难了;老师提问了,全班都举手了,说明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用提问;老师提问了,只有少部分学生举手,那说明所提问题也许正是该提的问题。有的老师提问时心中有数,所提问题恰倒好处 5。有的老师提的问题可有可无,没有实际意义。而有的老师就很有智慧,在提问是能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情况,总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问题的难易程度,给每位学生以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
3、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精彩的提问,使课堂教学问我魅力四射,能吸引每一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快快乐乐地掌握知识、增长才干。这样课堂提问就要做到“精、巧、活、深、情、赞”。一、精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抓住“燕子妈妈最后为什么笑了”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妈妈笑的原因
4、是小燕子做事认真,“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品质,否则,将是一事无成。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二、巧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学《美丽的彩虹》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看着美丽的彩虹,你觉得它还像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就大胆地向‘彩虹姐姐’提问吧!”,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
5、,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5三、活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凡卡》一文,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这时学生思维很活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问题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当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针对课堂
6、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老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四、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发挥语文对学生在接受祖国优秀文化影响、培养良好品格、情操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语文教学“面”扩出去,彻底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从教师的问转化为学生的问,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向教材、老师质疑,并逐步由“敢问”向“善问”发展,一步步向思维的深层次拓展。5 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有意识的训练,指点学生
7、在何处质疑。刚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叙述思维过程──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对于其他同学来说,理解提问者思维程序的过程,也是向同伴学习如何深入思考的过程,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起来了,阅读教学就会“此处无声胜有声”,事半而功倍了。五、情 从语文教学的对象上而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他们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特别的。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