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

ID:39729704

大小:540.6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0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_第1页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_第2页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_第3页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_第4页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微生物生长》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第一节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生长测定方法一、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纯培养(pure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1)液体稀释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Plate)(3)平板涂布分离法(SpreadPlate)(4)选择性培养分离法(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来的纯培养物.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微生物.(1)液体稀释

2、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Plate)特点:快速、方便。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Aninoculatingloopisusedtothinoutorganismsonthesurfaceoftheagar.(3)平板涂布分离法(SpreadPlate)简单易行,但易造成机械损伤Liquidspecimenisspreadonthesurfaceofsolidagarwithasterilebentglassrod.(4)选择性培养分离法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微生物,可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理、生长条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

3、方法进行分离。(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该方法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合于较大微生物。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小液滴法: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成小液滴,在显微镜下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滴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检测法1。总菌数的测定(计数器直接计数,染色涂片计数,比浊法)2。活菌数的测定(平板计数法、液体稀释法、膜过滤法)(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直接法(干重法,体积法)2。间接法(比浊法,碳、氮

4、含量法,DNA测定法等)1.血球计数板法原理:将1mm2×0.02mm的薄层空间划分为400小格,从中均匀分布地选取80小格,计数其中的细胞数目,换算成单位体积中的细胞数。适用范围:个体较大细胞或颗粒,如血球、酵母菌等。不适用于细菌等个体较小的细胞,因为(1)细菌细胞太小,不易沉降;(2)在油镜下看不清网格线,超出油镜工作距离。特点:快速,准确,对酵母菌可同时测定出芽率,或在菌悬液中加入少量美蓝可以区分死活细胞。2.涂片染色法应用:可同时计数不同微生物的菌数,适于土壤、牛奶中细菌计数。方法:用镜台测微尺计算出视野面积;取0.1ml菌液涂于1cm2面积上,计数后代入公式:每ml原菌液含菌数=视

5、野中平均菌数×涂布面积/视野面积×10×稀释倍数3.平板菌落计数法★技术要求:样品充分混匀,操作熟练快速(15~20min完成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事项:每一支吸管只能用于一个稀释度,样品混匀处理,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适用范围:中温、好氧和兼性厌氧、能在营养琼脂上生长的微生物,★误差:多次稀释造成的误差是主要来源,其次还有由于样品内菌体分布不均匀、以及不当操作4。薄膜过滤计数法常用该法测定含菌量较少的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数目。将定量的样品通过薄膜(硝化纤维素薄膜、醋酸纤维薄膜)过滤,菌体被阻留在滤膜上,取下滤膜进行培养,然后计算菌落数,可求出样品中所含菌数。5.干重法将一定量的菌液

6、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来,然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100℃或80℃)、称重。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该法适合菌浓度较高的样品。举例:大肠杆菌一个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液体培养物中细胞浓度达到2×109个/ml时,100ml培养物可得10~90mg干重的细胞。6.比浊法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特点:快速、简便;但易受干扰。7.生理指标法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

7、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一般细菌含氮量为干重的12.5%,酵母菌为7.5%,霉菌为6.0%,根据一定体积培养液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可测得粗蛋白的含量。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耗底物量、产二氧化碳、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微生物培养:研究群体生长规律,首先应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培养的方法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