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

ID:39728506

大小:249.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10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_第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_第2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_第3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_第4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大明Zhdam@21cn.com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教育观与课堂教学设计二、教学为什么要设计三、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五、根据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六、媒体的选择七、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一、教育观与课堂教学设计1.科学的教育观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体现高中教育性质的变化,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2.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内涵:以人为本本质与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要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基本原则:保持

2、和谐发展重要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关注个性差异,追求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二、教学为什么要设计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教学需要设计的主要理由1.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教师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2.实现教学过程科学化的需要。其深层次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以尽量少的投入(时间、精力等),获得尽量多的收获。教学过程科学化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对教学设计的专门要求是教

3、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三、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精确分析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必须可以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加以界定。陈述目标的要求:精确化(用词不要模棱两可),不会引起歧义,具有可检测性。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思考——三层级模型第一层级主成分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测试应看基本事实、方法的记忆水平,标准是: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准

4、确度、速度。第二层级主成分以理解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看能否顺利地解决常规性、通用性问题;同时还包括探究能力的培养,看能否满意地解决创造性的问题。测试标准是:运用知识的水平,如正确、迅速、深刻性等。第三层级培养的是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测试标准是: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即检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目标陈述的几个例子理解角的概念。——给出一组图形,能从中区分出角(图形的特点);能测量一个角(角的度量);能判断两个角的关系(性质方面)。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用自己的

5、语言说出概念;用性质解决问题(是否会用)。掌握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能够用判别式判断一个具体方程是否有解;(2)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分别用不等式给出它有解、无解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以演示判别式的作用。讨论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框图。——没有具体结果,应加上“……探究并得出……”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情意原则——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1)问题性(2)适度的学习困难(3)使用“反馈——调节”机制2.结构化原则——教学内容结构化、网络

6、化,保持思想方法的前后一致性结构化教学内容的功能(1)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支撑和联结点,因此重点突出,体系简约,可以避免知识繁杂而不得要领,易于理解;(2)知识的结构化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抗拒遗忘;(3)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给联想提供线索和桥梁,具有迁移和应用的活力。“结构化”的几个具体要求(1)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2)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单一后综合。(3)精心设计问题,新问题与已有的相

7、关知识(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适度,使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使课与课之间建立精当的序列关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关于概念教学的一些要求(1)采取“归纳式”进行概念教学;(2)正确、充分地提供概念的各种变式;(3)适当应用反例;(4)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5)精心设计练习。3.活动化原则——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 学生的认知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

8、某个问题的注意与思考;(2)开展观察、试验、类比、猜想、归纳、概括等活动,并使之一般化、抽象化,形成假设;(3)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活动,检验假设,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知识,并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4)新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理在用中方知妙)建立知识的联系网络,巩固新知识。4.有效调控原则——使用“反馈调节”机制, 有效监控教学将教学活动围绕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自我监控的参与反馈要注重差异,调节要采取分化性措施:(1)给不同的学生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