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26686
大小:21.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0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 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 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 要客观地评价余秋雨,就必须从他的作品入手,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的确是当代散文界中的一个闪光点。 1.中国历史是鲜明主题 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是余秋雨散文鲜明的主题,“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寻找可以是精细的,也可以是鲁莽的,却都带有情感。一旦寻找到,还需要长久地逼视、追索,并与之默默对话,最后就产生一种责任和关爱,情感愈来愈深,襟怀愈来愈阔,一旦有机会诉诸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 ②显而易见余秋雨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把沉重的文化反思与沧桑的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如余秋雨最初是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阳关雪》,透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余秋雨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阐述了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触摸了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山居笔记·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山居笔记·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可以感受到余秋雨用他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而这些忧患色彩的落脚点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也就是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历史主题,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正视现实,正是因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鲜的散文,是活的散文,是扎根于人心的散文,是能触动忧患意识的散文。 2.深刻的文化内涵 纵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发现,余秋雨对几大文明的思考,并没有超出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思考,不过,他确实已经用他的笔传达出了他的思考:文明如何衰落?文明又能否重新更生?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的文明呢?我们中华文明又如何参考别的文明?别的文明衰落了,而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强盛地挺立着,需要吸取些什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孙为它做些什么呢?余秋雨所触及的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等主题,在当代社会里面,可以说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审视的话题,而余秋雨就是在这个重建和审视的过程中用散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这种呼唤,不是空泛的,而是带着实质性内容的;不是粗浅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虚假的,而是诚实的;并且他声言己任,身体力行,为了文化跋山涉水,让目光穿透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对应,艰难地找出自己的支点,苟延残喘,而后又继续他的苦旅。虽然他没有超越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智慧高度,但他尽量在思考里面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和理性剖析来。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历史回顾而已,不仅仅是对文明失落的叹息和探索而已,他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建设,一种建构,他探求的是一个向度,一个目标。《文化苦旅·废墟》是站在现在人们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墟的态度的角度提出了废墟文化,审视了中国文化的断层,阐述了对废墟文化的深邃见解,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狠狠地批判了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两个对待废墟的极端。《文化苦旅·笔墨祭》洞察了中国文人的交点——笔墨文化,揭示了笔墨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提出了文化渗透,呼吁在当代或未来的文化交替中不可只留下文化的根而卷走文化的魂,而应该正视文化,用心去 学习和感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根本上去继承,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可以看出,文化传承,文化人格的呼吁和建构设想,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在他的苦旅行之中总是与现实对应,而且都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考虑的,有其现实意义和文化建设的意义。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无论学者还是普通人。 3.“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 “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在《文化苦旅·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和上海的历史等,其实却又是在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应该说《文化苦旅·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当今上海文明又作出的充分肯定。《山居笔记·千年庭院》、《山居笔记·十万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做到寓控制于放纵之中。4.情与理的融合统一余秋雨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诗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议论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行者无疆·落伍的疯狂》中先是对纳粹与新纳粹的一番描绘,最后“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突出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中墨尔本海岸的“十二门徒”“长风残照下一个个独立在大海中,宣告着门徒们对师道的忠诚,对友情的挚守,宣告着一切崩坍总有例外„„但这些门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个夜晚在激浪的冲击下终于站不住,冲走一个,在冲走一个„„”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残柱的沧桑,隐约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疑惑,思索友情的可靠性,最后才在“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中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霜冷长河·关于善良》中余秋雨由签名、街市、书房引起关于善良的思考,在“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中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文化苦旅·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可以说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样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结合文章中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这孤落的塔群便是在诉说无奈的悲哀,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哀,从而使讽刺来得更加猛烈,更加深沉。5.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在《文化苦旅·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文化苦旅·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文化苦旅·道士塔》的叙事有小说化传奇化特点,写了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讲的是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余秋雨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抖。” ③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所以在其文化散文中,他会运用一些戏剧效果。如《文化苦旅·道士塔》,余秋雨以历史记载为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组构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进行不可饶恕的文化破坏工作时的细微动作和思想:“他(王道士)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白净。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人物、道具、动作、音响,这是现代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 6.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有一种雅致,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力,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事理,同时流动着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又注意运用对偶排比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点染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使语言不装腔作势、生造词语,也不清汤寡水、平淡无味,而是富有张力,富有弹性,富有质感,富有文采。 描写月牙泉,“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它是这样的纤廋和婉约。”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不长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宁谧、纤廋、婉约、突兀、浸润等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词语,典雅华丽。余秋雨用词喜爱色彩,也许是受了敦煌壁画的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文字,来突出典雅。如《文化苦旅·莫高窟》:“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那青褐浑厚的色流,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流中很难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了。”《文化苦旅·沙漠隐泉》:“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比喻) 水流“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比喻加排比) “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拟人) “他们由由高迈走向苦呤,由苦呤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了几个诗人?”(反问) 余秋雨用得最多最好的是排比,如《文化苦旅·白发苏州》:“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 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宏大,极富感染力。 余秋雨散文的一些篇目讲究韵律,注意节奏,节奏的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如《文化苦旅·夜雨诗意》、《文化苦旅·三峡》等文章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有些像散文诗。 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的散文,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站在社会的边缘上,对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对意味世界的寻找,对民族文化人格的考察和构建,对现实对文学的追求,对历史反思的深度追求,他开创了一种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历史文化散文。除此之外,余秋雨的散文对知识分子文化和当代人文精神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历史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深沉的历史文化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注释: ①余秋雨.出走十五年·文明的碎片自序[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13。 ②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134。 ③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都江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6。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韩石山.谁红跟谁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 [3]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 [4] 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