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19038
大小:36.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14
《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作者姓名:邢*昌专业:汉语言文学主考学校:兰州大学准考证号:232313100***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2016年10月31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论文XX专业论文标题(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论文标题(OntheartisticfeaturesofYuQiuyu'sProse)论文作者(邢*昌)论文作者(XingY*chang) 目录内容摘要……………………………………………………(1)正文目录……………………………………………………(1)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1)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2)三、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3)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4)注释………………………………………………………(6)参考文献……………………………………………………(7)致谢…………………………………………………………(7)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邢*昌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关键词:人格精神文化意蕴审美形态小说化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浇灌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1]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一、对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7 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2]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作者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3]从中可看出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其五,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余秋雨清楚的知道,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最能牵动余秋雨敏感神经的还是那些同类,那些文化的真正载体,那些留有生前孤傲与死后空名的文人,那些戚戚惨惨凄凄四处飘零的文化孤魂。”[4]在他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柳宗元《柳侯祠》、范仲淹《洞庭一角》、阮籍、嵇康《遥远的绝响》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7 环境没有折服他们,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创作出更丰富的作品。余秋雨曾把身在仕途的传统文人划作两类,一是甘于平庸的“无生命的棋子”,一是到处遭受撞击的有生命的“弃子”,而中国文人的绝大部分价值正是集中在后者的身上。探寻这些杰出文人之所以命运坎坷的原因,《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曾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对于文人的人格精神问题,余秋雨在《风雨天一阁》中说:“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5]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知识分子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和集中体现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格考察,完全可以逼近民族文化内在的精神本质。的确,当年范钦的藏书也许缘于其生命的自主喜好和由此而升的文化自觉,而天一阁后人的藏书行为,则更需要“意志力”,即对前人遗产及苛刻的藏书规则的深刻体认与虔诚敬奉。藏书本是为了流播文明,却有如此的藏书规则,文化承继的悲怆与神圣可见于此。然而,最能体现范钦后人整体文化品位、人格品位的是,“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读书,余秋雨于是感慨万千,“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余秋雨在漫长的文化苦旅和山居冥思中,找到了“健全而响亮”的人格,如苏东坡、柳宗元、朱熹、李冰乃至朱耷、徐渭等人,他们都有着独立不羁、不屈不挠、刚健有为、豁达开放的精神,这也是中国文人、文化之所以延续发展的所在,但同时,他又发现,完美意义上的自身健全是无法获得的,这缘于历史现实的局限。二、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的散文以景物为题名者也较多,例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6]7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7]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文学史上来说算是独树一帜的,而《都江堰》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余秋雨带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找寻历代文人雅士的足迹,在《都江堰》中,作者从自己浏览的经历,从人与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感想: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在其散文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的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与都江堰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上的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所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令人信服的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能力保留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赞赏之前和对长城的贬低之意。作者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作者从都江堰想到李冰,想到李冰所象征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想到李冰的治水哲学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想到李冰的澄明的智慧境界。李冰的治水哲学泽备后人的水利事业,甚至作者从人们对李冰的膜拜中产生了一种乐观情绪: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魄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李冰父子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普遍的价值标准。文章中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强烈的社会文化理念,这就是“厚生爱民”。在作者饱满沉实的文字中,让人民再次感受到都江堰所承载的文化重量。7 余秋雨的散文表面是山水游记,实质是文化寻根。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万里河川。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散文中都充满了对于中国山河与文化的赞美、批判与反思,给人以厚重的历史审视之感,充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这样的文化意蕴使得余秋雨的散文一洗文坛廉瘫之音的一些小品散文,受到学界的一致好评。二、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7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最后,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8]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对于写作态度和立场的选择与定位,在90年代的文化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这部分文化人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的失落之后为自己找到的一条生路。而围绕余秋雨的散文,则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人群落对于这种选择和定位的不同态度。散文可以简单化地处理这种两难困境,而实际生活中,这个问题恐怕会表现得非常复杂。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注释:[1]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许敬华.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天津师范大学.2001.[3]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4][5]余秋雨.余秋雨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7 [6]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7]王钟陵.文化散文的兴起与败落——以余秋雨散文观及其创作为典型个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参考文献:[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2]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4]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5]余秋雨.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6]余秋雨.余秋雨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致谢:这篇论文的完稿,凝聚着导师高老师为我在选题、构思及撰写过程中所花费的大量心血。在此,我谨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高老师那种悉心指导、诲人不倦、百般关怀、严谨治学的品格令我难忘。同时,在此我衷心感谢为本论文提供数据和资料的同学和老师。对所引用的资料的著作权,在此一并表示感谢!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