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祛伪与存真_莫言历史小说的解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祛伪与存真莫言历史小说的解构策略李国(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莫言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历史观,实践了一种解构的叙事策略。在他的小说中,时间与空间非线性式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演化了虚构故事的背景;以往所彰显出来的王者视野与庄重风格也解构成了民间视角与轻佻叙事;近乎神化的英雄被拉下神坛,转而由流淌着自然人性的草莽、土匪等人取代。通过以上解构策略,莫言的历史小说实现了历史的祛伪目的,形成了新时期以来历史存真的新认识。关键词:时空观念;民间视角;神化英雄;解构策略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2、733X(2010)06-0096-05ExpelFalsenessandHoldTruthTheDeconstructionStrategyofMoYans'HistoricalNovelsLIGuo(SchoolofLanguageArts,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Abstract:MoYans'novelsoverthrowthetraditionalviewaboutliteraryandhistory,andpracticeawayofdeconstructionstrategy.Inhisnov
3、els,timeandspacehavenotdevelopedasusua,landnowisevolvedasthebackgroundoffictionstory;thepreviousvaluebythekingandtheseriousstylearedeconstructedbythefolkviewandshallownarrative;theheroesarepulleddown,andreplacedbythenaturalhumanityofbandits.Thoughthosedeconstructionstrategy,MoYans'hi
4、storicalnovelsachievethepurposeofexpellingfalse,andformsthetruthofhistoricalinthefollowingnewperiod.Keywords:theviewoftimeandspace;thefolkview;deifiedhero;deconstructionstrategy自语言转向兴起之后,作为叙事的历史一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事件的重直以来就存在着真伪之辩,而文学与历史的连带新陈说或再度书写,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或颠覆关系又成了不争的焦点所在。80年代中后期,
5、以被既往的话语赋予了特定价值和意义的历史叙莫言的红高粱为代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述[1]325。以历史为主要题材的小说,这类历史小说不同于颠覆历史是新历史主义文本的表象之一,它以往的红色经典历史小说,如红旗谱、创业是手段而非目的,也就是说颠覆历史本身不是为史等,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如了创造历史,而是为了重新认识历史去颠覆历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它们只是在主要事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它具有政治学的件、人物塑造上与历史相关,其呈现的历史面貌、属性,它所具有的政治性并不是在现实界去颠叙述手法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和常见的历史
6、小说大覆现存的社会制度,而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相径庭。这一类新历史小说的创作者对历史[2]405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新的看法、对历史的态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家。对民间的热切关注则成了作家们创作的素历史主义这一文本特征在莫言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材所在,作家们在大踏步地后退中找到历史言说突出,他以解构的策略实现了从对历史神话的迷的真相。正如有学者所说,80年代中期以来作恋转向对历史予以世俗化的重构。收稿日期:2010-09-08作者简介:李国(1981-),男,山东日照人,南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96间蛮荒与古朴的描绘
7、,莫言试图站在现代人理性一、对时空观念的解构的立场去反观历史,用幻化的奇妙感觉来还原历正史的元叙事方法要求以开阔的空间视野和史的本来面貌。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舍弃了时间视野来书写历史,讲究的是考信、实录,抗日战场中双方敌对势力的正面冲突,时间上选力求在大开大阖的历史视野中,营造出一种居高取的是几次没有目的的抗日战争,截取的空间也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尽力突出的是其壮观的历仅仅限于高密东北乡的民间战场,用我爷爷和史场面和磅礴的叙事策略,同时在字里行间中也我奶奶田地的野合来渲染战争中人性的真往往暗含着褒贬倾向和劝惩意义,这成了历史隐实,通过三
8、股抗日力量的对比,重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