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

ID:39652012

大小:33.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鉴赏 评论《鱼,我所欲也》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并能默写。积累下列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辟(避),得(德)。(2)虚词“所,尔”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类比推理方法,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论证效果的写作技巧。3.把握本文的论点,认识“舍生而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舍生取义”的进步性,认识其现实意义。难点:理解并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类比推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串联起来的链条。因此说,人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的确,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

2、做出判断。这些选择,有的很微小,无关紧要,比如早餐是喝稀饭或是豆浆;有的挺重要,比如报考大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职业生涯。而有的选择,则超出了物质的层面,关系到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古往今来的英雄和伟人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仰,就是由于他们在大是大非和生死关头,做出了符合生命真义、利于人类福祉的正确抉择。一些重大的选择,在认识上都很容易判断其正误,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行动上就很容易决断。因为抉择的结果总与具体的利弊相关。有时候,错误的选择可能给我们带来个人利益,正确的选择却可能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乃至生命。这

3、时应该怎么办?古代哲人孟子做出了生动而且深刻的回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鱼,我所欲也》。学过之后,请大家想一想,孟子说的道理在今天还适用吗?二、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默读,留意老师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和停顿。2.指名学生朗读,或小组齐读,借以检查预习情况。3.订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4三、疏通文意1.教师示范串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指名几位学生接力试着串讲余下的课文。教师留意学生讲错或不妥当之处。3.

4、由其他学生纠正学生串讲中的错误,教师补充、订正。落实以下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①辟,同避。②得,同德。(2)虚词“所,尔”。【所】助词,和动词组成“所~”结构,作用相当于名词。文中的“所欲”意为“所喜爱的(东西)”,文题用现代汉语说,就是“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尔】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呼尔”“蹴尔”,犹言“呼着”“蹴着”。(3)实词:兼、苟得、恶(wù)、箪、豆、蹴尔、钟、奉、向、本心。四、内容探究1.回顾:关于作者对孟子,我们并不陌生。在七年级下期,我们学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选自《

5、孟子》。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孟子》一书记载了他的言论和行动,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2.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呢?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能以课文的文句为依据来回答问题,发表看法。通过交流,明确:本文在第一段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这是作者

6、要阐明的观点,即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二段,又进一步指出:“舍生取义”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舍生,就是舍弃生命。取义,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用今天的话说,义,就是正义,道义。4孟子认为,当生命与正义不能两全时,应该舍弃上以求取正义。他还认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本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这一本性,

7、并将它发扬光大,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3.请学生从所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书、历史或现实中,举出“舍生取义”的例子,并简要评说。五、论证艺术鉴赏1.孟子是怎样提出观点的?对于一个涉及生死的大问题,孟子并不是一上来就直通通地说: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而是巧妙地用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

8、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孟子善于用比喻、类推的办法说理,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2.论点提出后,孟子是怎样展开论证的?第一,从对比权衡的角度阐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论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