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ID:39639405

大小:6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8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态。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刘长卿、韦应物主要以山水诗见称;李益则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传统;他们在艺术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在当时还有影响较大而实际成就较差的“大历十才子”。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衰微,中唐前期的诗歌多半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中唐诗歌是唐诗发展的又一高潮,其间诗人辈出,诗风各呈异彩。创新求变是其主题。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

2、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崇尚奇绝,从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

3、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本专题选取了这一时期的六首诗歌,在具体鉴赏过程中应注意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来把握。《寄李儋元锡》叙述了与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与盼望,抒发了乱世中一个地方官员的内心矛盾和苦闷。《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了诗人贬官潮州的悲愤和衰朽残年的感受。诗中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通过登楼远眺的景色描写和聚会无期的感情抒发,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西塞山怀古》通过历史的兴亡史实,表达了天险不足恃、割据注定失败、

4、国家不容分裂的主题,寓含隐忧,并严正劝告。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自河南经乱……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抒发了在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兄弟姊妹抛家弃业羁旅一方的离乱之苦。全诗用白描手法,毫不雕琢,如话家常,却颇生动感人,显示出白诗的风格。《天上谣》运用神话传说虚构了一个新奇瑰丽、尽善尽美的神仙世界,曲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不满。全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14-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

5、的风格特征。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4.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精妙的语言。1.理解诗歌内容应注重对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但是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创作的背景材料对理解诗歌内容有重要作用,应加以重视。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2.有意识地运用所了解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诗歌,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情思和意味。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3.《寄李儋元锡》这首诗写得十分感人,境界上和艺术上都堪称一流,在鉴赏时,应注意先背诵,然后重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

6、读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价技巧、手法,如《西塞山怀古》。5.读《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这首诗的关键在于对形象的把握。应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同时要理解“千里雁”“九秋蓬”等物象。《寄李儋元锡》[常识·速览]与柳宗元并称的诗人——韦应物韦应物(约737-约791),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曾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韦应物的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后世将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7、写景优美自然,于平淡之中道出人所不易表达的感受。其山水诗中亦不乏雄豪的气势。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任滁州刺史时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都是韦应物的好友,曾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与韦应物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见面。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好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民众疾苦的关怀,抒发了诗人因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之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

8、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1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世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