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

ID:39632770

大小:2.5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07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1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2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3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4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直接抒发依依不舍的留念;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基本主题: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一、习俗类意象1、折柳惜别2、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送别诗常用意象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饮酒饯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2、故人。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唱歌送别踏歌送别诗常见意象地点: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古道、渡口、南浦、青枫浦等时间:傍晚、月夜、春季、秋季(伤春悲秋)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长亭”、“南浦”、“柳”、“芳草”、“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

3、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芳草长亭柳酒夕阳离愁别恨古道笛声山意境:概括秋季别离景象特点:苍茫、深远、苍凉、凄清、暗淡、冷寂、空寂寥落。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示例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7·江苏卷)【示例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2010·江苏卷)【示例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

4、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示例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考题链接参考答案:渺茫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人对朋

5、友关切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悟感情)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哀伤凄婉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客散”、“伤心”、“逐臣更远”。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

6、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手法多样情深意长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地点: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古道、渡口、南浦、青枫浦等时间:傍晚、月夜、春季、秋季(伤春悲秋)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⑴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⑵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解析(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王观送别的情意。解析(2):①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②想像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

8、住”。2、想象、虚实相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