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ID:39621912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7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1页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2页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3页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4页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协作过程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文献综述随着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在17世纪形成的古典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提出由于人追逐利益的天性和理性的行为使得社会运作井然有序,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19世纪,马歇尔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捍卫自由放任的经济形式。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的机制流行,认为只有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才能刺激有效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三种经济理论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主导角色,但同时也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等问题。怎样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使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2、。因此,了解和借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今后的经济运行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流派回顾西方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的西欧,过去的三四百年间,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理论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更新和完善,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理论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一)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简称《国富

3、论》)提出与当时公认流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在斯密生活的时代,人们认为是统治者精心策划,才能避免社会混乱和贫困。而斯密认为在井然有序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种商品和服务,这种社会协作不是靠着政府的力量,而是由于人本身利己逐利的天性和理性的行为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协作关系。在《国富论》前三章中,斯密通过大量的举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都存在利己心,因为利己出现了物物交换,逐渐形成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使人类的禀赋差异变得更有用,劳动分工所带来的熟练程度的提高、时间的节约和机械的发明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在治理很好的社会中出现普遍富裕。交换、劳动分工等这些现象的形成背后是基于人性的利己

4、心和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所有的社会现象均源自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1]。因为资源的稀缺性,理性的经济人个体会在他们的目标和计划之间权衡取舍,不断优化,同时给他们带来多种选择,不断变动的净收益,使得不同个体之间可以相互协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同时,阐述了他对政府职能的观点,他主张自由经济,但并非无政府主义,只是政府不能干预的经济运行,政府的职能只是通过建立法律框架和游戏规则来保障经济的自由运行。(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198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P

5、rinciplesofEconomics)》中对其新古典经济学核心学说价格均衡理论进行了论证和引申,取代了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他认为,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需求双方力量的均衡,当供求双方力量同时起作用并达到均衡时的商品价格即为市场价格。同时,他独自开创了边际效用理论,效用实际上是对人性中的欲望和需求的间接衡量,因为不能直接衡量欲望,所以只能通过欲望引起的外部现象进行衡量。除了效用,马歇尔还引入了需求弹性、消费者剩余等等可以用以量化和计算的概念,强调边际模型、局部静态均衡模型的使用,不仅由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推导出了需求曲线,还由生产成本推导出了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三)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与古典

6、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中提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的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无法包括全部的失业情形。这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实际工资等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二是严格意义上说,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三是在产量和就业量处于任何水平的情况下,总需求价格总是等于总供给价格的”[2]。凯恩斯认为,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时,非自愿性失业是存在的;而且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的就业

7、理论是基于他所创的有效需求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会增加雇用工人,扩大生产;反之。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点,因为在短期内,产量变动不大,所以总供给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就业量实际就取决于总需求,这个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仅靠自由放任的经济机制无法增加有效需求,只有依靠政府的强行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