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21288
大小:217.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梁启超传》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梁启超传》内容简介 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本书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作者简介 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目录序/刘再复第一章 新会少年:梁启超的家世第二章 满门俊秀:梁启超与其子女第三
2、章 相敬相知:梁启超的婚姻与爱情第四章 书生报国:梁启超与康有为(上)第五章 分道扬镳:梁启超与康有为(下)第六章 谊兼师友:梁启超与黄遵宪第七章 肝胆相照:梁启超与谭嗣同第八章 知时达务:梁启超与汪康年第九章 血荐轩辕:梁启超与唐才常第十章 近世双雄:梁启超与孙中山第十一章 亦敌亦友:梁启超与章太炎第十二章 我独怜才:梁启超与杨度第十三章 功败垂成:梁启超与袁世凯第十四章 志同道合:梁启超与蔡锷第十五章 共度时艰:梁启超与蒋百里第十六章 忘年知交:梁启超与丁文江第十七章 承前启后:梁启超与胡适第十八章 师生高谊:梁启超与徐志摩第十九章 寂寞身后事后记参考文献媒体评论 ★愈读愈放不下,不知
3、不觉,三天三夜过去,竟把全书读完。此次虽读得双眼昏花,却也读得心花怒放,一扫我三十年来的郁闷。 ——刘再复 ★梁启超是百科全书般的人物,如同大海汪洋,一本书“把握”其一生,委实不易。玺璋文史兼修,对梁研究有素,此书清晰、全把握、分析了梁的一生,确实难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局面最大的学者,也曾是影响至巨的思想家和举足轻重的政治家。现在我们终于有一部配得上他并不漫长但是精彩非凡的一生的传记了。 ——学者 止庵 ★角度新颖,材料扎实,有独到见解,一本好看的书。 ——《炎黄春秋》总编辑、《潜规则》作者 吴思学习策略网提供在线试读部分章节与林
4、徽因相恋,同张幼仪离婚 这时是1921年,大约就在这一年,他认识了林徽因。不过,按照蒋百里的说法:“志摩出国之前,在北京见过林徽音(因),那时的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动人的了。梁公子送徽音(因)欧游,还是两条小辫子在头上甩了甩。那时,志摩的热情、思想、文学的天才正在欧洲开花。毛头小姑娘大起来是快的,尤其是海风一吹,欧洲物质文明的环境里一住,看她像春天里的花苞,经过一阵和风,经过一阵阳光,经过一阵雨露,开了,开了!天生成的尤物,到世上来找美的,找情的,恰巧遇到了志摩。好极,好极了,今天一封信,明天一封信。志摩回来了,徽音(因)病倒了。”(《蒋百里评传》,141页)这种充满生动细节和情感的
5、叙述,或可聊备一说。张幼仪到英国应该是在1920年底。据《徐志摩年谱》记载:“冬夫人张幼仪随刘子锴出国至英国伦敦。”(《徐志摩:年谱与评述》,27页)很显然,这个“冬”,指的就是1920年冬天,大约是在12月中旬。因为,徐志摩11月26日的家书还提到张幼仪何时能来的问题,他说:“从前鈖媳(张幼仪)尚不时有短简为慰,比自发心游欧以来,竟亦不复作书。儿实可怜,大人知否?即今鈖媳出来事,虽蒙大人慨诺,犹不知何日能来?”(《徐志摩全集》第六卷,6页)不过,张幼仪来了以后,他们的夫妻生活过得并不愉快,甚至一步步走到了尽头。1922年3月,张幼仪生下她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不久,“在德国柏林由吴德生(经熊
6、)、金龙荪(岳霖)二 君作证”,徐志摩与夫人张幼仪离婚。“而志摩双亲不忍其媳离徐家,认为寄女。”(《徐志摩:年谱与评述》,30页)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是林长民的女儿,由于林长民与梁启超的亲密关系,她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许配”梁思成。不过,按照梁启超的说法,父母只是为儿女介绍、搭桥,成不成还要靠年轻人自己交往,自己决定,父母并不强迫。徐志摩死后,胡适有一篇《追悼志摩》,是为他辩护的。胡适是徐志摩最要好的朋友,徐对别人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胡适说。胡适也自认为是最懂徐志摩的,他说: 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
7、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