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ID:39605805

大小:1.46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7-07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1页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2页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3页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4页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意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一节 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观点康白情《论中国之民族气质》(1919)认为中国人民族气质具有某种共同点:“自尊自大,自满自足;畏苦难,希逸乐;创作力模仿力俱优;尚寻常而不尚奇特,尚庸碌而不尚超迈;事主实行,弃绝虚论,唯乏持恒之毅力

2、;崇古薄今,力循古式;富“个次”之独立性,自治力,而乏“群次”之独立性,自治力;强于消极之抵抗力,而绌于积极之抵抗力;严守一己之秘密,而好探他人之秘密;恩怨分明,然气度宽大,恩不易忘,而怨则可以一语释之,翻为至好;体质坚韧,潜力甚大。”项退结《中国民族性研究》(1986),中国人的国民性可以概括为八点:“数千年的传统使中国人把家视为最高价值;中国人比较倾向全面性直观性的思考方法,它有些接近审美,而不接近逻辑;中国人有持久和充沛的活力,勤谨而有耐心;中国人对周围的人认可与否极其敏感,极怕失面子,极爱荣誉;中国人习于控

3、制自发的冲动而与他人保持距离;中国人倾向于间接的情感表示方式;中国人比较爱好静的生活情调,表现于……中国人有明显的‘权威态度’,它导致保守、退缩、疑忌、彼此不信任;中国人有大国与悠久历史的深厚意识,有时不免傲慢而轻视外人。”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1987),中国民族特点有十端: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模糊);坚韧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李亦圆等《中国人的性格》(1988),中国人有三组主要的价值取向:对传统与权威取向,重农与重功名的趋向和仁义等道德趋向。它导致了几种主要性格

4、,即权威、保守、谦让、谨慎、依赖、顺从、忍耐、勤劳、节俭、安分等性格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1990)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可以用12个字加以概括: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990)认为中华农业文明的特征表现为:①务实精神,善于处理实际事物。②循环论、恒久意识、变异观。③中庸之道与自然节奏。④尚农重农。⑤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生。⑥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张力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1993)一文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可包括:①人本精神。②生生精神。③内圣外王精神。④天地

5、万物与吾一体的精神。⑤一而二,二而一的精神。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994)指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①天人合一。②以人为本。③刚健有为。④贵和尚中。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七点: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一、基本表述

6、张岱年先生多次谈到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我认为,《易传》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述.‘自强不息’即是勇敢前进的精神,‘厚德载物’即是宽容和谐的精神。”(《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一期)“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内容是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亦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

7、中确实存在着刚与柔、动与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和精神。正如中国有道家,有儒家,但道家思想一直未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样,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另一方面体现在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刚健的内涵: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指具有持久力。1、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孔子就是极力提倡积极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特别重视“刚”,他的生活态度是“学而

8、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正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他也是这样做的。孔子的这些思想,《易传》有进一步的发展。《易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倡导的“自强不息”可以说是最有概括性的典型的论述。在先秦,不仅儒家主张刚健有为,墨家的“非命”、“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