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

ID:39604402

大小:429.1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07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_第1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_第2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_第3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_第4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遗传学Genetics目录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遗传学的应用第一章绪言Introduction一、遗传学的定义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说,是研究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遗传现象、规律、遗传学(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原因、物质基础变异指导育种实践遗传(heredity):

2、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反应、行为本能等各方面的世代传递中,所能保持的物种固有的性状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变异(variation):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即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反应、行为本能等各方面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绝对性)环境(environment):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物的生存、发

3、展都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个体的生长发育,并通过繁殖使物种延续,从而表现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立统一且离不开环境。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类。可遗传的变异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物种,经人工选择育成品种。即生物的进化过程。另外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性的,这就增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遗传、变异和选择二、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1.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所在部位。2.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分析,构成基因和基因组的核苷

4、酸排列顺序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突变与变异性状之间的关系。3.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基本规律。4.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各种内外环境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任务探究现象,揭示规律,能动地改造生物,造福全人类。三、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三个阶段从混合遗传到颗粒遗传经典的基因论现代的分子遗传学四个时期经典与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60)分子遗传时期(1961~1985)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期(1986~至今)从混合遗传到颗粒遗传拉马克(1744-18

5、29):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达尔文(1809-1882):泛生假说魏斯曼(1834-1914):种质连续论拉马克: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拉马克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遗传变异遵循“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规律,即认为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与不用(用进废退理论),以及认为每一世代中由于用或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获得性遗传)。如人类的盲肠。达尔文:泛生假说达尔文在解释生物进化时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假设,并提出了泛生假说:认为各种器官都存在微小的泛生粒,它们能分裂、生

6、殖,并能在体内流动,最后汇集到生殖器官里,形成生殖细胞,当受精卵发育成成体时,各种泛生粒又进入到各器官发生作用,从而表现出遗传现象。如果亲代的泛生粒发生改变,子代则表现变异。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遗传的一些观点。魏斯曼:种质连续论新达尔文主义在生物进化方面支持达尔文的选择理论,但在遗传上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是其首创者。种质连续论(theoryofcontinuityofgermplasm)生物体由种质和体质组成:种质指性细胞和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种质自身永世长存,世代连续相继,体质由种质产生,是保护

7、和帮助种质繁殖的手段;种质细胞系完全独立于体质细胞系,体质细胞发生的变化(获得的性状)不影响种质细胞,故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经典的基因论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约翰生(Johannsen):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gene)。贝特生:性状连锁现象摩尔根:性状连锁理论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因子假说认为: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hereditaryfactor)控制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摩尔根:性状连锁理论T.H.Mor

8、gan于1910年—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提出了连锁遗传定律。现代分子遗传学1928年—F.Griffith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1941年—G.W.Beadle和E..Tatum提出了“一基因一酶”学说,发展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1944年—O.Avery,C.Macleod和M.McCarty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首次直接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1953年—J.D.Watson和F.Crick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