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83388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河北省滦平县付家店中学孙海鸿邮编068255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有关概念的教学随处可见。有些教师最怯数学课中讲数学概念,认为设计难,讲起来枯燥无味,学生掌握得也不扎实。有时为了引出概念,做了很罗嗦的铺垫又显得有噱头之嫌。本人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概念教学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一、概念教学的一般环节1、引出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不要显得新概念出现的突兀,又不能冗长的叙述,要根据新概念与旧知识的联系程度决定做怎样的复习,或做铺垫的多少。比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时,因为是整章的起始课,一元二次方程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经常用到的,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
2、定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出。2、感知概念的过程。当一个概念引出后或教师给出概念的定义学生并不能立刻掌握,初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内涵于外延大多从感性上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计适当的情境充分去让学生感知。3、练习巩固提高的过程。在一节课上可能某个概念的教学只是这节课的一小部分时,往往教师就会忽略这个练习巩固提高的环节。其实每一个概念得出后都会跟着应用,所以我们设计恰当的练习不仅是练习巩固新概念的目的还要有引出下文的做用。二、概念教学的几种形式1、先感知概念然后学生叙述定义5当新概念与旧知识旧概念联系较少且概念的定义较容易叙述时运用此形式合适。以《弦》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3、。ABAOA图1教学设计:引出概念师:(一边画图一边叙述)如图,点A、B是⊙O上的两点,那么我们称线段AB是⊙O的弦,那么谁能说出弦的定义呢?点评:弦的内涵和外延简单,并且和就知识联系少所以不必复习和铺垫,首先让学生感知弦的图形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来陈述定义更容易他们把握感念。学生回答的空间也较大: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叫弦;连接圆上两点的线段叫弦都可以。练习巩固提高师:①那么你能在⊙O中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弦吗?②画两条互相平分的弦呢?③能画长为10cm且和AB平行的弦吗?若能,能话几条?点评:学生已经能自己叙述定义了,所以教师没有安排辨认弦的练习.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
4、图来巩固概念,其中练习①学生在理解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加以运用.练习②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自己得到圆内两条互相平分的弦只能是直径,并且直径是特殊的弦这些知识.练习③充分体现了圆中情况的多样性,在很多圆的有关计算时会有这样的分类讨论的思想.综上所述,只是弦这一很小的概念的教学,概念的引出即不拖泥带水有不让学生感觉生硬.寥寥的几句话揭示了概念的的内涵和外延.在练习的设计上层层深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做用.1、充分感知概念无须语言叙述定义这种揭示概念的形式实用于语言文字叙述定义较冗长,且这个概念的教学是以学生能识别为目标.现以《三线八角》的教学设计来说明.51234图2引
5、出概念:教师结合图形叙述: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如图2,哪两个角是对顶角,哪两个角是邻补角呢?abc1345678图3点评:复习上节的旧知识既在本节课中用到同时又引出新概念.2师: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如图3,我们称这条直线a为截线。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些有不同顶点的角有什么关系.在图3中我们称∠1与∠5是一对同位角,你能不能找出图中其他的几对同位角呢?在图3中我们称∠3与∠6是一对内错角,你认为图中还有内错角吗?在图3中我们称∠3与∠5是一对同旁内角,你认为图中还有同旁内角吗?点评:教师和学生都不去叙述什么样的角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是通过模仿、
6、感知、讨论来辨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师将概念的引出、感知、巩固练习融合在一起,但层次明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现在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体会同位、内错、同旁内的汉字意义。ABC123456图4DE点评:同学们虽然能在一般图形中找出这三种角,但对三种角的名称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会张冠李戴,这时教师及时的让学生阅读教材体会名称的汉语意义。ED师:现在我们做个练习,在图4中D、E是三角形的两边AB、AC上的两点,连结D、E,你能找出图中标有数字的角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并指出5哪条是结线。点评:因为这三种角会在较复杂
7、的图形中运用,所以教师在一般图形中让学生辨认,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对概念的掌握。ABC图51、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利用练习辨析。这种形式是初中教材展示数学概念的一般形式。直接用下定义的形式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只是在揭示概念后出些辨析题来巩固概念。这种概念教学形式的有点是教师容易把控,运用起来教师感觉方便。但不利于初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对初中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较小,归纳总结、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也较小,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概念的特点多动脑,以少用这种概念教学的形式。下面以《圆周角》这一概念教学设计来说明。引出概念:师:(画图并叙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