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

ID:39579135

大小:2.0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医疗美容2015第4期ChineseMedicalCosmetology2015No.4111•中医美容•有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种药物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参考文献】同时,喷雾途径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局部吸收较快,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患者康复。以冰栀[1]黄丽华,梁克清,雷英等.冰栀伤痛气雾剂治疗会阴部伤痛气雾剂治疗会阴部湿疹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湿疹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5):1860-1861.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2]田艳,刘建,王庆海,等.清热化浊利湿中药配伍治疗湿疹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4):455-456.[3]娄方璐

2、,刁庆春,刘毅,等.湿疹中医外治处方用药规律分析[J].陕西中医,2012,33(1):97-100.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张秀芳大丰市中医院,江苏盐城2241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7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过敏性

3、皮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将治疗周期有效缩短,治愈后复发率少,可临床推广。【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临床疗效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多发疾病,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主要发病部位为面部的额头、眼睑、颧、颊等,有时11例,女性24例,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双耳和头皮亦会出现皮肤病症。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43.02±10.43)岁。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26例,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水肿,重者弥漫性红斑、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9±10.67)[1,2]水肿,大小不等的水泡,甚至渗液糜烂。不仅对患岁。所有患者经

4、确诊均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病程者的正常学习与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如不及时治疗还在2-10d之间,平均病程为(4.23±1.06)d;70例患会因患者抓挠而出现继发性感染。临床治疗中遇到的者中初发49例,复发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难题往往是治疗周期长和反复发作。为解决该难题,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我科不断研究和总结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面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部过敏性皮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2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2.1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抗过敏治疗:维生素1.1一般资料C1.5-2.0g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我院选取

5、了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氯雷疗的7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他定10ml口服每日一次,复方芦丁口服,一次1片,26例,女性44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每日3次。(42.65±10.38)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1.2.2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1)外感风邪,寒热兼挟型:面部散在小红疹,瘙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散寒,疏散风热。方选四物汤合柴胡作者简介:张秀芳(1964-),女,江苏大丰市人,本科,疏肝散化裁。药用:荆芥、苏叶、桂枝、白芍、桑叶、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皮肤科临床工

6、作。112中国医疗美容2015第4期ChineseMedicalCosmetology2015No.4•中医美容•当归各10g,防风、柴胡、蝉衣、川芎、羌活、枳壳各某院皮肤科就诊,被诊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接受西药6g,生甘草3g.(2)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面部淡红斑、抗过敏治疗(药名不详)5天,效果不明显。刻诊:面微肿、瘙痒,或面部包括双眼睑水肿、红斑,瘙痒,纳呆、部弥漫性红斑,水肿,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治宜温肾舌边有齿印,脉濡。辨证为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健脾,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选桂枝汤合二陈汤加治则温肾健脾,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选

7、桂枝汤合味。药用:荆芥、苏叶、云茯苓、炒白术、党参、桂枝、二陈汤加味:荆芥、苏叶、云茯苓、炒白术、党参、炒白芍、大枣各10g,防风、羌活、川芎、枳壳、青皮、桂枝、炒白芍、大枣、葛根各10g,防风、羌活、川芎、陈皮、干姜、肉桂、制附子、姜半夏各6g,黄芪30g、枳壳、青皮、陈皮、干姜、肉桂、制附子、姜半夏各灸甘草3g.(3)脾虚湿热,风热上扰型:面部满布红6g,黄芪30g、灸甘草3g.4剂,每日一剂,煎2次,温服。斑疹,或有小水疱、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