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

ID:39538302

大小:1.24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7-05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_第1页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_第2页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_第3页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_第4页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_第5页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第九讲疟原虫、弓形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寄生虫学第九讲孢子虫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parasites疟原虫有137种,对宿主有较严格的选择性,一种疟原虫只寄生于一种宿主。人疟原虫感染人体可引起疟疾(malaria)。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间日疟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恶性疟三日疟原虫(P.malariae,P.m.)三日疟卵形疟原虫(P.ovale,P.o.)卵形疟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人(脊椎动物宿主)蚊(媒介宿主)肝细胞内发育红细胞内发育胃内配

2、子生殖胃壁孢子生殖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人体内发育阶段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发育)TS子孢子(蚊)BS红外期裂殖体休眠子红外期裂殖子子孢子红外期裂殖体裂殖子(蚊)(肝细胞)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人体内发育阶段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发育)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循环和有性体形成环状体(ringform)大滋养体(trophozoite)裂殖体(schizont)红内期裂殖子(merozoite)(雌、雄)配子体(gametocyte)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人体内发育阶段红细胞内期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特点疟色素(ma

3、larialpigment)的形成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血红蛋白消化珠蛋白氨基酸合成原虫蛋白血红素高铁血红素疟色素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蚊体内发育阶段蚊虫能否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下列因素蚊虫种类: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配子体的发育程度:成熟配子体30-60天感染力强配子体的雌、雄比例:(8:1)配子体的数量:(>0.01%)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蚊体内发育阶段配子生殖(胃腔内)孢子生殖(胃壁上)雄配子体雌配子体雄配子雌配子合子合子动合子囊

4、合子子孢子子孢子(唾腺)(卵囊)四种人疟原虫生活史主要不同点总结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特点蚊体内发育人体内发育肝细胞内发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发育(红细胞内期)胃内发育(配子生殖)胃壁上发育(孢子生殖)子孢子配子体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潜伏期从疟原虫感染到疟疾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最低原虫数/mm3血液P.v10-15至200-500/mm3P.f500-1300/mm3P.m140/mm3潜伏期时间P.v12天(长潜伏期虫株11月)P.f6-27天(平均11天)P.m20-28天(最长达39天以上)疟疾的发病机理

5、与表现疟疾的发作、再燃与复发疟疾发作典型发作过程冷(寒颤)热(发热)汗(出汗退热)间歇发作机制: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有关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疟疾的再燃与复发由于带虫免疫(premunition)的产生,进入隐匿期疟疾发作停止后一段时间,在没有重复感染的情况下,又出现了再次疟疾发作,称“临床复发”(包括再燃和复发)再燃与复发的机制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疟疾的其他临床表现贫血:疟原虫破坏受染红细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脾肿大:巨噬细胞增多,高度充血,早期较软,反复发作变硬发病3~4天后可触及疟性肾病: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P.

6、m.常见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输血性疟疾: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引起。特点是潜伏期短,只有红内期,治愈后不复发先天性疟疾:通过胎盘而感染。出生后3~5周发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贫血、黄疸明显,肝脾肿大,预后差。疟疾的发病机理与表现凶险型疟疾脑型:头痛、昏迷、抽搐等超高热型:发热高达42℃厥冷型:皮肤湿冷,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胃肠型:呕吐、腹泻等疟疾的诊断流行病学协诊(传播季节与发病季节)病原学检查厚、薄血膜法:取末梢血涂片、固定、染色、镜检。采血时间:P.v.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P.f.发作开始时免疫学检查检测相应抗原、抗体疟疾的流

7、行传染源:周围血内含配子体的病人和带虫者(原虫血症P.v.4天后,P.f.7~11天后)传播媒介: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易感人群:儿童、外来人口自然因素:温度20~30℃,雨量充沛的季节,多流行于夏秋季社会因素: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文化素质等疟疾的防治治疗病人、防蚊、灭蚊氯喹:可杀灭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症状)伯氨喹啉:杀红外期和红内期配子体(抗复发)乙胺嘧啶:抑制蚊体内疟原虫孢子生殖(阻断传播)青蒿素:用于对氯喹有抗性的虫株疟疾疫苗的研制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弓形体、弓浆虫)终宿主:猫科动

8、物中间宿主: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类在人体寄生部位:所有有核细胞(脑、淋巴结、眼)基本形态中间宿主体内基本形态滋养体(急性期假包囊、慢性期包囊)终宿主体内基本形态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子孢子弓形虫弓形虫生活史关系图猫卵囊(粪)人其他中间宿主猫粪污染饮食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