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

ID:39475366

大小:339.1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4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_第1页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_第2页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_第3页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_第4页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中复习第1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诸子百家争鸣,发表不同政见,也彼此吸收融合;儒家思想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儒学经过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新儒学,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汉武帝“独尊儒学”,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儒学经过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

2、密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具有时代特色明朝中后期,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挑战“天理”学说;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封建专制,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变法改革,急需人才3、阶级上,新兴地主和“士”的崛

3、起4、思想上,社会大变革导致思想变革,百家争起,发表见解,既彼此争鸣,又互相吸取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百家争鸣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提出了许多政治、文化见解,为中国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孔子学说:1、思想:“仁”和“礼”,“仁”就是“仁者爱人”,“礼”就是“克己复礼”。2、教育:“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先天能力的差别,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政治:“为政以

4、德”改良政治老子学说1、哲学:“道”的辩证法思想,世界的本原,它高于万事万物之上。2、政治:“无为而治”韩非子的思想主张1、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2、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膑无为、逍遥仁、礼仁政仁义、王道兼爱、非攻阐述战争的规律严刑峻法连连看列举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返回返回儒家孟子“仁政”、“重民”、“性善论”。荀子“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礼法并施”以治国。墨家“兼爱”、“非攻”;提倡“尚力”、“节用”、“节葬”。道

5、家提出:“齐物”观点,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与顺从自然的观点。法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倡变法革新。1、汉初黄老思想的背景、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是什么?背景:目的为巩固统治;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特点:一是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二是一种“积极有为”的哲学观。影响: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2、试分析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并谈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6、。①提出“大一统”,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天子受命于天,行仁政以顺天道;③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成为统治思想,沿袭了二千多年;压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民族认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1.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理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其主要代表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它形成的客观历史背景主要有:①儒学思想本身的衰落。自两汉后,儒学日益衰落。佛教、

7、道教思想的传播使儒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危机和挑战。②儒、道、佛三教彼此竞争、相互渗透,调合之风渐盛。③儒学家试图重建儒学的权威,吸收佛、道学说,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代表人物:“二程”、朱熹主要思想①“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就是人伦②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③“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官方的统治地位发展经过朱熹的总结,儒学形成了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②“发明本心”,反省内心以求天理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学①“心”即“

8、理”“阳明心学”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②“致良知”,“知行合一”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小结三教合一儒学复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①“理”是世界的本原②“格物致知”①“心即理”、“心外无理”②“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①都是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